▲王婷婷,摄于2013年谷歌总部43号楼。
刚加入那会儿,我们这帮学生像进了天堂,吃着哈根达斯、打着游戏,每天也很拼命地工作,看着广告销售部门的业绩蹭蹭往上涨。谷歌决定把服务器撤出大陆之后,我们在大陆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到零点。很多人以为2010年之后谷歌在中国就没有什么营收了,其实不是这样。
谷歌退出大陆后,我们开发了“谷歌出口易”这个产品帮助大陆企业做海外推广,成为谷歌中国的关键产品。可以说谷歌招了一群聪明人,他们把一个死局下成了一个活局。去年,这个项目获得了“VP Award”,我们团队被大家叫做“勇敢的企鹅”。谷歌总部觉得我们在做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生意且做得很好,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最高的评价。
11|张 岩
在职期间:2005-2006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中国大客户部华南区总经理
现职位:骑鹅旅行创始人
▲张岩在谷歌总部轮岗学习时的留影。
2005年我加入的时候,谷歌中国在广州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室。我们租了一个拎包即走的办公室,陆续找了两三个人,把团队建起来。因为人少,我们不可能去建一个Google式的办公室、餐厅。但起码我们也有一定的预算购买零食、娱乐,尽量去延续当时的企业文化。福利还是会尽量匹配,向总部靠拢。
对于销售而言,早期工作比较难的地方在于解释谷歌是做什么的。对于一家刚进入中国的外企来说,谷歌并不像现在这么家喻户晓。它的商业模型是什么?它是一家IT公司还是一家广告/媒体公司?这些我们都需要和广告主、渠道代理商沟通。相较于我上一份在思科的工作,谷歌无疑让我看到、学到了更多东西,开始知道互联网有这么多新的模型和商业化的idea。
12|王咏刚
工号:18628
在职期间:2006-2016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中国主任工程师
现职位:创新工场AI研究院副院长
▲摄于2006年的老照片。一群和王咏刚(前排右一)同一天入职或稍早入职的工程师,围坐在Alan Eustace周围。
在谷歌,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有道理的、被允许的,没有人会被视作另类,diversity is in the blood。我见到近乎失明的人,眼睛贴着屏幕敲代码。也见到一位高管向所有人发邮件,宣布自己改变性别,从收到邮件那天之后,我们称呼他为“她”。
虽然我好像一直在跨界,但也是在谷歌经历这么十年之后,我才会比较坚定地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追求定义为:体验不同的生命状态,纯粹为了开心而工作。这么大个宇宙,这么渺小个人,短短一辈子如果就干了一件事,好亏。离开后,我最想念的是谷歌的那些人。
13|王晓峰
在职期间:2006-2009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中国广告系统华东渠道
现职位: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CEO
▲王晓峰2007年谷歌网络营销巡展演讲照片。
我在谷歌工作了近三年。谷歌给我留下的影响是,常常去思考做的事情有没有可能做到更好,实现10x的增长。如果凡事只想着比别人好百分之十,不会产生本质的影响,不会诞生伟大的产品。
这影响了我之后的工作习惯。在Uber工作时,我们常请一些代言人来开车,我会想能不能用1/10的价格把这件事情做好,甚至能不能不花钱。你会慢慢地发现: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最后都是可能的。当看到别人通常通过地推来获取新用户,效率比较低,我就想是否有其他方式来把效率提高10倍或者把成本降至地推的1/10。所以才有了之后那么多影响较大的创新营销活动。
14|李思
工号:17475
在职期间:2006-2015年谷歌中国
曾任职:谷歌中国软件工程师
现职位:神州专车首席架构师
▲ 李思。照片摄于2007年,背景是Google成立初期所用的廉价服务器,没有机箱,主板直接安装在机架上。
上班第一天,我就在公司邮件组里问了个现在想起来特别小白特别可笑的技术问题:Unix的时间戳是哪个时区的?结果不到20分钟,Rob Pike(Unix系统的最著名的开发者之一)竟然就回复了我的问题。他可是世界顶级的技术大神啊。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儿还是让我觉得很惊喜。
九年的时间让谷歌已经在我的大脑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迹。比如,每当我想找一个文件却又找不到的时候,我就会下意识地在浏览器内输入“moma”(谷歌内部搜索工具的网址)。这个习惯,我花了将近半年时间才逐渐改变。
15|朱凯华
工号:173xx
在职期间:2006-2009年谷歌中国,2009-2013年谷歌美国
曾任职:谷歌主任软件工程师
现职位:百度首席架构师(T11)
▲ 朱凯华和安卓小人的合影。
谷歌中国的发展,一定程度像戴着镣铐跳舞,而且这副镣铐还不轻。谷歌中国的研发团队面临许多的限制,比如一些核心代码在中国是无法访问的。
在谷歌工作初期,我负责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用算法识别网站通过作弊手段在谷歌获得不应该的高排名与点击,第二是负责并行化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作为第一份工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