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私服和外挂,还是得到所有游戏运营商全力支持的一项整顿行动,这都没能解决问题,防沉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有资深人士担忧说,“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是,就算所有运营商嘴上都号称支持防沉迷,都号称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但上这么复杂的一套系统毕竟需要成本,尤其是维护和客服的成本,这种被动的支持与主动的支持差距太远。”
包括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在内的大多评论认为,当年的零点行动之所以未能取得最理想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地方执法部门间的协调不到位,甚至出现互相推诿的踢皮球行为”。而作为一项牵扯范围广泛,影响力深远的系统工程,执法和监管的过程无疑是责任最重的环节,而作为监督机关,监督不力、执行不力的问责机制模糊或许是当年“零点行动”最大的困惑所在。
在现行的强制式“防沉迷”体系中,对于游戏开发商运营商的监管强度和监管力度都正在加大,违规问责自然也非常清楚,可问题是,以企业身份出现的运营商和开发商,应该是“防沉迷系统”所监督监管的重点对象吗?
大多数的企业公民都会自觉自愿地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游戏运营商纷纷明确表示了这一态度,可他们同时也一再强调的一点是,“作为运营商,我们只能去配合防沉迷体系的执行和实施,但只依靠我们根本不够。很多问题甚至都不随运营商的意志而转移,在这样的前提下,监督和执行的责任运营商根本无法去承担。可是在现在的防沉迷体系中,最终被问责的只有游戏运营商,只有企业。这样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就算全力去支持配合推动,这套系统也未必就能真正地防止未成年人继续沉迷。”
可采用委托监护人制度
或许不会再有任何一种方式,比向监护人问责更能迅速而有效
就在本周新浪网上编译了一条来自国外的消息,说是在某国有位母亲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数十小时未能照顾孩子,险些导致孩子被饿死。这名母亲已经被起诉,可能面临长达十年的监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