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29日起,山东省冠县对县城全部网吧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清理,县城网吧几乎全部被关。此举引起很大争议,一时间,“冠县无
网吧”的舆论一下子把这个鲁西南小县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迫于舆论压力,从10月15日起,部分业主经过验收,又重新开业。(《福州日报》10月19日)
在冠县
网吧事件中,有论者指出这是权力任性和随意所致,亦有论者指出权力惰性之必然。不管是权力任性还是惰性,在整个事件中让当地人产生“想自杀,
开网吧”的恐惧和
网吧重现冠县都是权力的不正当使用造成的,如果说更习惯于“暗流涌动”的权力让人觉得捉摸不定和无可奈何,或许不幸沦为权力工具的公共政策更值得去“剥剥皮”。
关于公共政策,看起来像是学术上的用词,但却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美国行政学专家托马斯戴伊曾说,公共政策是作为民主政治与官僚行政的可抉择途径存在的,从本质上讲,公共政策是为了公共利益所采取的强制性的集体行动,表现形式包括我们平时所常见的法令、条例、措施、规章、计划等。由此看来,公共政策的出台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公共利益,冠县此次集中整治网吧是“为民办事”,“老百姓最关心自己的孩子,网吧关了,孩子好了,这是切切实实地解决民生问题”,既然是“为民办事”,自然也就能算得上是为了公共利益了,但从一出台,这一公共政策先是遭遇当地人漫天非议,随后经媒体曝光,更是遭到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迫于压力,关停
网吧的政策随即改弦为“部分重新开业”,一项“为民”的公共政策遭受如此大的非议,就公共政策本身而言,所造成的尴尬和硬伤令人叹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公共政策是界定和解决伴随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公共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公民个人和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途径,那么在对其制定和实施中必须像使用来自社会的税收一样注重效能、效率、公平,因为解决公共问题的政策途径是需要使用稀缺的社会资源的,冠县此次针对
网吧负面影响而进行重拳整顿,有权力的“雷厉风行”,但却忽视了权利的“渐行渐远”,有某一群体利益的“全面维护”,但却忽视了还有其他利益群体所遭到的“不明打击”。
之所以于造成今天的尴尬,是因为权力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忽略了其与民主政治的关联,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公共政策都应该是民主政治过程的产物,尤其是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的参与,这种参与不仅是公共政策有效性的手段,而且也是公共政策正当性的根源。冠县此次出台的整顿
网吧政策,更多的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权力随意和任性的结果,是没有生存空间的,甚至会造成本身公信力的下降,这种硬伤是短时间无法复原的,经不起舆论挑战,如今虽然进行了整改却依然是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