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s搭载的3D Touch技术被业界认为是第二次触控革命,它让人机交互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即重力感压。而一场革命的到来,显然又会掀起手机产业的新一轮竞赛。目前,各大品牌厂商都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在这一技术上大显身手。
3D Touch的前身是ForceTouch,即压力触控技术。此前苹果已经在Apple Watch和MacBook触摸板中采了该技术,而这次在iPhone 6S中作了技术升级并更换了名称。而关于何为ForceTouch技术,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个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该技术可以识别用户触摸时的压力,通过“点”和“按”来进行不同的操作,在传统的多点触控外又增加了压力反馈,即在X、Y轴上再增加了Z轴的反馈,因此在人机操作界面上能够带来更强大的体验。比如在iPhone 6S上,用户可以轻按屏幕就能预览内容;松手,就能回到原来的页面,继续重按则能打开内容。不过,这些功能被许多媒体和用户简单地理解为“右键功能”,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除了简化软件操作流程外,ForceTouch技术最核心的功能是感应压力,利用这一特点,在玩游戏、弹钢琴等应用时能感应指间的力度,更精准地反馈出游戏动作和声音大小。可以说,ForceTouch技术在游戏和软件应用上的想象空间是无穷的。
而另一个是从技术的角度。目前能够实现ForceTouch技术的有两种主流的方案,即芯片技术和压力膜技术。苹果的3D Touch利用的是前者,其完整的方案是由三部分组成:芯片、线性马达和触控模组。感压芯片是苹果自己研发,不过该芯片是由环旭电子完成封装;而线性马达是由金龙机电等厂家供给;模组供应商由TPK和业成完成。
这一方案的精密度较高,产品也比较稳定,但难度也更大。另外,由于采用了线性马达,成本将会增加5美金以上。并且线性马达占用了一定的手机内部空间,对设计也有一定的要求。
不过,一些国内厂商则是采用了压力膜技术。该技术只需在盖板上覆盖压力膜即可实现压力传感。并且苹果所采用芯片技术仅有一个压力点位,而压力膜技术则支持多个压力点。比如敦泰科技基于电容式压力感应原理,通过一张位于显示屏模块下方具有特殊电极图案的膜来感测压力的变化,不需要额外增加压力传感器,就能够识别两根手指同时以不同的力度进行压力触控。
不过,这一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难点,比如分辨率、线性编码、矢量动量计算、同步协处理等信号处理的软件算法。因此,考虑到稳定性和操控性,多数厂商还是选择芯片技术。
可以看到,在苹果的带领下,许多产业链厂商已经加入到ForceTouch技术的大本营。比如上游芯片厂商HiDeep Inc.、赛普拉斯、敦泰、汇顶等;芯片封装厂商有环旭电子;而线性马达厂商有金龙机电、歌尔声学、日本的Nidec等;触控模组厂商有TPK、欧菲光、三星、业成等等。这些厂商已经形成了完善的ForceTouch供应链。
供应链厂商已经准备就绪,而品牌厂商也在蓄势待发。
其实早在苹果之前,中兴和华为两大国产手机厂商已经有过试水。今年7月,中兴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ForceTouch的AX0N天机手机。不过可惜的是,由于宣传推广没到位,以至于很多人并不知道首款压力传感手机是来自中兴。而华为的Mate S虽然加大了力度宣传,但华为显然还没有来得及在这一技术上作深度的思考,它并没有充分展示出这一技术的优势功能,仅仅是结合软件的一些简单操作,因此也遭到了一些吐槽。
不过,在苹果推出3D Touch之后,业界看到了一个可靠性的标准,因此也将会有更多厂商跟进。来自业界的消息,小米、魅族、HTC、TCL等主流国产品牌已经在测试ForceTouch技术,并且有些产品已经在打样和调试阶段,但产品稳定性还不过关,要实现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明年6月份将会有搭载ForceTouch的中高端产品面世。
两年前,苹果在iPhone5s中首次采用指纹识别技术,随后Android阵营厂商相继跟进。两年多时间,在产业链厂商的努力下,指纹识别已经进入千元机时代。而这次的ForceTouch技术或将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随着产业链厂商的推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这一技术,甚至成了移动终端的标配也不是不可能。
但现在Force Touch还处于初始阶段,它不但需要硬件厂商提供技术,还需要软件内容商、开发者,以及品牌整机厂商的共同努力。ForceTouch技术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物理上的功能,如何利用这一功能,创造出多样性和差异化的体验,这才是真正地实现了触控上的又一次革命。
新鲜科技,深度好文,微信中搜索IT之家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