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韩寒起诉百度文库一案正式在北京海淀法院开审。作家联盟的代表认为,必须关掉百度文库,因为它已经严重威胁了到作家的权益。 百度是否失责 百度文库是否失责?它是否威胁到作家的权益?这个问题其实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
百度文库之所以引起作家们的抗议,是因为百度文库里在作家起诉之前存在少数的作家的作品。尽管百度采取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反盗版的规则和响应机制,但依然有一些网友将作家的部分作品上传到百度文库中,作家由此认为百度文库缺少诚意,对于作家的投诉置若罔闻,反应迟缓。被动了“奶酪”的作家要找百度文库算账,不仅要求关闭百度文库,而且要百度首页道歉7天。
百度文库是一个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严格意义上,百度文库适用于国际上惯用的避风港原则。它海洋般的内容都是有千万网民创建。百度对媒体声称,删除盗版是很简单的几个字,但在技术上并不容易。百度搜索引擎的地位来源于它搜集内容的压倒性优势,现有的1000万份文档堆积起来的高度相当于三栋台北101大楼。
李彦宏为此通过“立项”的模式来解决版权问题。删除盗版,可以用传统方法和创新方法。百度选择的是两种结合,一方面,用所谓的传统方法就是“人肉”,用500名员工天天审核文档,有问题的过滤掉,没有问题的再上线。另一方面,一个团队用三个季度的时间创新开发一套反盗版软件,测试并执行。在这种问题驱动和授权下,百度反盗版“DNA比对识别”技术迅速研发和上线,这也成为业界该领域的先例,并已经申请专利。
我们已经看到了百度的努力。但是百度失责在先,需要给作家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不过,作家要求关闭百度文库的需求,是否就合理呢?
关不掉的文库
关掉百度文库真的就可以解决类似的盗版问题吗?
互联网思想家舍基在《认知盈余》里提出剩余时间的概念,“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创造它们和分享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卓越。”
舍基从伦敦郊区的人们消费松子酒到消费肥皂剧到电视到互联网来阐述人们消费剩余时间的变化,他观察到的规律是,随着媒介的变化,人们消费剩余时间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简单来说,不同的媒介让人们消费剩余时间成为可能,但互联网为大规模的剩余价值组合而成的“集合价值”提供了工具。他还列举了演唱组合东方神起和歌手葛洛班粉丝们甘心情愿利用剩余时间为偶像服务的例子。
舍基还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了人们为什么在不拿酬劳的情况下愿意创造愿意分享,他认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创造慷概文化的时代。
我们国内所讲的web1.0和web2.0,无论是论坛社区、还是博客微博SNS,只是让我们从产品的角度上,感受到外在的地貌,但舍基的理论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了地下奔腾的暗流。暗流左右了互联网版图,重塑行业的生态。
不言而喻认知盈余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让信息流动更广阔更公平更透明,人们获得信息价值成本更低廉。国外的维基百科、谷歌文档和国内百度文库、知乎、译言网、互动百科一样都是人们认知盈余的产物。
马化腾非常推崇认知盈余理论,他说:“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什么是“认知盈余”,克莱·舍基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的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可以说,facebook、twitter以及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在中国,微博的兴起,同样有赖于它。
所以说,即便没有百度文库的出现,为了承载这种认知盈余,还会有其他平台的出现。回到开头,现在的出路是,作家联盟、百度以及相关利益方建立一个共赢机制,共同处理盗版问题。而不能因为版权的问题,就人为阻挡互联网信息发展的洪流。
这是百度的挑战也是百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