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部日前发布的《2010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中看,2010年全国网吧用户大幅上升,市场规模却急速下降。该如何看待这一怪异的行业运行特征?
网吧强制连锁已推行数年之久,市场上这只“看得见”的手究竟起了哪些调节作用?面对“黑网吧”依旧猖獗的态势,行业管理部门是否要复制“出租车模式”管理网吧市场?
单体网吧“不久于市”
日前,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了《2010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明确今年全国将不再新批任何单体网吧,重点发展网吧连锁。
报告还披露:从用户规模来看,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网吧用户规模达1.63亿,与2009年相比增加2847万人,年增长率为21.1%,增速明显。然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0年网吧市场规模为771.169亿元,相比2009年的886亿元下降了12.96%。
一年之内市场规模下降了100多个亿,这种快速下降说明了什么?
还记得去年“两会”期间,某位政协委员在提交的政协提案中,明确发出“关闭社会网吧,发展公共网吧”的倡议。该消息被媒体公开后,立即召来一片反对之声,同时也将单体网吧与连锁网吧的“势不两立”公之于众。单体网吧为什么这么不招人“待见”?
自中国第一家网吧于1996年6月在上海诞生以来,国内网吧行业迅速进入发展的黄金期,但因为管理不善而引发的一些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2001年4月,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网吧专项清理整顿活动开始,管理部门针对单体网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条件差、对未成年人不加限制等情况,开始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网吧连锁经营,网吧市场出现了单体网吧和连锁网吧共存的局面。
2002年,北京“蓝极速”网吧一场大火造成24人死亡,引发管理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网吧市场展开第一次“严打”,网吧管理政策从此变得异常严格。
作为网吧产业的主要监管者,文化部一直不遗余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连锁网吧产业的发展寻求良药。
2003年4月,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力求从政策上推动网吧从散兵游勇的单体经营,向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为特色的连锁业态转变。
2003年6月,文化部开始推行“10+3”模式,即由文化部规划10家全国性网吧连锁品牌,每个省规划3家省级连锁网吧品牌。当时,有10家全国型连锁网吧企业被文化部批准在全国各地开展业务。
200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当年全国网吧总量不再增加,各地均不得审批新的网吧。
由此,2003年前申请到的网吧牌照成了稀缺资源,一张价值几十元的网吧牌照,黑市价可达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
2009年,文化部再发《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鼓励网吧行业规模化、连锁化发展,规定“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在制定网吧总量布局规划时,优先考虑发展网吧连锁企业”,“鼓励网吧连锁企业兼并、收购、控股单体网吧经营场所,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为其提供简化便捷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
2010年2月,文化部公布《全国网吧连锁企业认定工作申报指南》,明确了申报全国网吧连锁企业应具备4个条件,即注册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全资或控股的直营门店数不少于30家,且在3个或3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直营门店;符合连锁经营组织规范;所有直营门店在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未受过有关部门依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做出的罚款以上的行政处罚。
《指南》随即得到各地主管部门的纷纷响应。其中,辽宁禁止单体网吧新设登记,将全省8000个网吧整合为8家连锁经营企业;广东、四川等地也开始以政策推进连锁,挤占单体网吧生存空间,单体网吧生存遭受严峻考验。
今年3月,文化部在发布《2010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的同时,再次重申今年全国将不再新批任何单体网吧。单体网吧退市已为时不远。
强制连锁相继受挫
从《2010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从场所规模来看,2010年,全国网吧总量为14.4万家,电脑终端保有量为1428万台,网吧连锁率近30%。其中,全国网吧连锁企业4家。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相关负责人还对此评价说,目前,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已基本构建,网吧市场总量与布局进一步优化,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明显好转,网吧连锁比率明显提升,网吧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网吧行业形象明显提升,推进网吧连锁工作扎实有效,“连锁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应该说,10年来,文化部门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网吧连锁工作,各地政府也一再出台对连锁网吧的扶持政策。而早在2003年6月文化部开始推行“10+3”模式时,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10家企业获准在全国开展网吧连锁业务。
当时有专家预测,3年后国内将有80%以上的网吧被纳入连锁网吧体系。相比眼下的结果,在各地文化执法部门的连锁强推下,网吧连锁率才不过30%。10家全国连锁网吧企业中,如今只有4家“硕果仅存”。昔日被炒至上百万元的网吧牌照,即使低价甩卖也乏人问津。在这种现状面前,让人如何理解“连锁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一断语呢?
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李维华主任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事实上,网吧连锁这几年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不少网吧连锁企业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相继受挫。先是联通网苑宣布大规模关闭全国的连锁网吧业务,随后中国铁通也宣布彻底关闭其在全国6个省份的1300多家连锁网吧,接着零度矩阵被中青基业收购。
种种现象表明,国内网吧连锁市场成败参半,政策、市场环境仍然不成熟,尤其是网吧连锁的推进在地方层层受阻,连锁公司落地难。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首个全网运营商,2003年,中国联通成为首家正式获得全国性连锁网吧经营牌照的电信运营商。2004年年初中国联通对外宣布,计划在全国自建300家网苑旗舰店,并发展2500至2800家特许加盟店,使联通网苑总数达到3000家,成为国内最大的连锁网吧品牌。
此外,中国联通还有意将联通网苑建设成为其全业务中心,提供上网、游戏、教育、视频、IP电话等综合业务。当时的计划是,仅在上海市就要建500家连锁网吧。没想到,2006年8月,中国联通突然宣布,由于固网间结算费用过高,联通2000多家网吧被迫关门。
据联通方面表示,由于互联网的带宽、流量都掌握在固网运营商的手里,而联通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后,带宽、流量、网间结算等问题都困扰着联通的发展,为此联通曾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政府部门也一直在推动着语音、数据、互联网网间结算之间的改革。但是,后期由于固网运营商的反对,导致改革措施难以实施。
另据了解,全国性连锁网吧的前景如此黯淡,与我国网吧产业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个服务行业,网吧实际上被政府定位成一个娱乐行业,而国家对娱乐行业的税收比例按25%收取,比其他行业要高很多。
现阶段,网吧市场还要面临市场萎缩的困难,成本不断攀升的同时,上网价格却在竞争中不断走低,全国性连锁网吧的利润可想而知,这也是目前好几家全国性连锁网吧相继退市的真正原因。
“尽管压缩网吧总量并实行连锁管理是网吧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主管部门及公司自身的推进速度离规划目标还有不小距离,前景堪忧。”湖面广茂网吧连锁管理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3年来公司按照“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统一定价、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的模式实行连锁经营,还成立了广茂网吧“盟友会”。
但是,公司在收购、兼并、控股、参股单体网吧的进展缓慢且难度加大。首先是网吧总量仍然过多,削减进度缓慢,主管部门原计划在2010年以前将长沙市网吧总量削减一半的目标还远未达到。
另外,单体网吧业主由于对连锁经营的优越性认识不足,不愿接受连锁管理后在合法守规经营方面的监督和约束,担心主管部门对扶持连锁企业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因而不太愿意加盟连锁网吧。
李维华表示,对于大部分加盟商而言,连锁加盟更像是流于形式。加盟网吧实际上只是挂个名,做不到真正的连锁。网吧连锁企业只负责收费,资金、管理都是由网吧业主自己承担,连锁企业只是卖你一个经营权,这就是所谓的“连而不锁”。
一些网吧在加盟后不但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反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让经营者加大了运营成本及风险。一些单体网吧对于连锁网吧的加盟费反应也很激烈,认为这是在微薄的利润上雪上加霜,而对于无需缴纳加盟费的连锁网吧而言,其提供加盟企业的管理和帮助又几乎为零,失去了连锁企业真正的作用。
连锁单体能否共存
关于单体网吧的存废问题,业内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连锁网吧是在单体网吧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资源整合,这也是市场竞争规律的体现。网吧连锁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网吧洁身自好,提升网吧的整体形象,促使网吧向产业化方向迈进。
而另一边持反对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根据他们的观点,国家公权力不该过度介入网吧市场行为,这样不仅容易导致网吧市场的垄断,而且由于缺乏单体网吧的充分竞争,反而不利于网吧服务质量的提升。
网吧业主在所谓统一管理的噱头下,必须付出一部分不必要的加盟费作为经营成本,而入网费用的增加势必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他们同时认为,取消单体网吧的法律依据不足,颇有因噎废食的意味。单体网吧经营者享有经营自主权,如果法律没有对经营自主权进行限制,那么任何部门或组织没有权力剥夺单体网吧经者的这个权利。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黑网吧?不是网吧业主故意在和政府对着干,而是他们要生存。”一位网吧业主表示,所有的投资都是网吧业主的,而法人却要写成是网吧连锁公司的,这造成了很多麻烦,也为日后埋下纠纷的隐患,不利于投资人的运作,影响网吧业的发展。
其实,在经营者和管理者中间完全不必要再多一个连锁公司来管理,这么做感觉完全是为了增加一个合理收费的借口。各地出租车公司已爆出矛盾不断,希望网吧行业别搞成那样。
现在的连锁公司划地为界,很可能一个地区内多个连锁公司和个体经营的网吧同时存在,难保不出现恶性竞争。“如果按照这种管理逻辑,既然全国网吧都连锁了,是不是全国的夜总会、歌厅、茶馆、酒店等娱乐场所,都要搞成连锁呢?有关部门是不是想要像管理出租车一样管理网吧呢?”
大多数网吧业主认为,相对于目前网吧行业普遍存在的薄利状态,经营方式灵活的单体网吧比连锁网吧更容易生存。问题的关键是,并非每个地方都需要大规模的连锁。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那些条件设施齐备、安全有保障的小型网吧比连锁加盟店更加适合发展。
应该说,推进网吧连锁的动机是好的。问题的关键是,靠行政手段强推连锁是否存在误区。无论网吧连锁化或是网吧单体化,只不过是国内网吧市场中存在的两类核心经营业态。连锁网吧代表的是集团化、专业化、高端化、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方向,从经营业态上看是对单体网吧的升级。
单体网吧加盟连锁网吧的前提是,连锁网吧有品牌价值,同时连锁网吧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可被复制。但现今看来,国内网吧行业存在的连锁化模式,更多不是依靠市场整合力量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模式建立起来的,既缺乏品牌效应,同时也没有好的连锁盈利模式。
连锁网吧固然是一种趋势,但是在现阶段,还是连锁与单体共存,多元化并举更利于网吧业的发展。目前,网吧连锁模式与单体网吧模式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这也是政府虽然强推了多年连锁模式,但至今单体网吧仍旧是市场主体的根本原因。
网吧垂直管理是否可行
多年来,网吧市场有两个顽疾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是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二是低俗网络文化之风有害传播问题。其中,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问题始终是网吧管理的头等大事。
文化部《2010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显示,仅2010年,全国共受理网吧举报2万多件,立案调查3万余件,移交案件833件,办结案件2.8万余件,责令停业整顿6999家次,吊销许可证83家。
管理部门坚持认为,解决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问题,首先就要推动网吧的连锁化管理,发挥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企业自身管理两方面的积极性,发展信誉良好的网吧,让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一经发现就退出经营。
针对黑网吧问题,《报告》同时指出,6年来,全国共累计查处取缔黑网吧13万余家。2011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曾做过一个信息披露:5年多来,工商机关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处取缔黑网吧10万余家。
另据2011年年初广东省文化市场管理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会议披露,2010年仅广东省各级工商部门就查处取缔黑网吧5218家;上海执法部门2010年共取缔黑网吧1495家。
如果再联系文化部此次发布的取缔黑网吧13万家,如果这些数字之间是没有重合的话,那么,当前黑网吧的数量无疑是惊人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合法网吧。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李维华主任对此表示,这也是政府部门大力推动连锁网吧的动机所在。
可以说,连锁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承担了政府最担心的对单体网吧的管理职能,通过企业的模式来规范行业的发展。
特许经营式的网吧连锁模式,是主管部门提倡的官方连锁模式。该模式是建立在特许经营契约基础上的,具体操作是特许者即网吧连锁运营商将自己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即网吧加盟商使用,而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当前,这种模式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广大中小单体网吧业主对加盟连锁网吧持一种戒备心理,持一种观望或不合作的态度。虽然这里涉及到对短期利益和长期收益的心态问题,但是问题的根本在于高昂的加盟费以及网吧连锁运营公司在经营模式、法律风险预防机制、盈利方案及策略等方面的缺失和不成熟。
连锁是网吧发展的必经之路,连锁经营是历经市场实践检验的优良经营模式之一,政府部门可以倡导、鼓励经营者参与到某行业的连锁模式中,以期使更多的经营主体依托于连锁模式谋求更长远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便于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和服务,但不应该是国家强制性的。国家倡导网吧连锁是正确的,但并不是有了牌照就万事大吉。
李维华表示,国家搞网吧的垂直管理,最好以省为单位,而不要以全国为单位,这样可行性更大。其实,推进网吧的连锁,与让单体网吧存在并不矛盾。
即便是有矛盾的话,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也可将其调节好。如果非要借用行政力量来督促,甚至是改变市场竞争规则的话,受伤害最大的可能是网吧行业自身。产业政策的推行,需要更为阳光、开放的思路,只顾及产业发展规模而忽略业内经营者利益是不可取的。
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前提是盈利模式是可持续和可复制的,如果单靠行政力量,只能够在短期制造出规模效应,但当泡沫破裂之后,暴露出来的却是违反行业发展规律的内容,这一定是不可取的。
本文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