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基地作为区域集中发展软件产业的聚集形式,与所有客观事物一样,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受国际国内环境和区域发展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基地本身的管理体制、服务体系建设等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同区域的软件产业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状况。 “在差异化条件下,推动软件产业基地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随需应变,针对发展中的需求、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中部软件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长江对中部软件园发展思路的解读言简意赅。为深入探究中部软件园的发展模式,记者专访了张长江。 变革是发展动力 记者:中部软件园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能否介绍一下? 张长江:中部软件园成立于1999年9月,是河南省第一个集软件研发、生产、交易、展示、人才培训及中介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科技软件园区,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中部软件孵化器,原信息产业部认定的郑州国家级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以及河南省商务厅认定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 截至2008年年底,中部软件园共有企业239家,其中通过相关认定的软件企业135家、规模超过200人的企业20家、基地骨干软件企业4家、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1家、以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为主业的企业136家。截至2009年11月底,中部软件园实现销售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9%,软件企业实现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6%。 纵向比较,中部软件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现在软件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不能时刻跟随形势发展做出相应的服务变革,打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就会错失发展良机,所以我们更加强调危机意识。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软件园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要与外界持续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外部环境直接影响软件园的运转效率。所涉及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而国内环境又主要涉及政策环境(立法、税收、财政、金融等)、资金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宏观市场环境(反垄断、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所涉及的内部因素主要是基地的管理体制、面向园区软件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园区软件企业的自身发展等。作为软件园管理者,我们认为,只有随需应变,针对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加速企业成长壮大。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