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技术 >> 网吧安全 >> 正文

杀毒业最大丑闻:中关村生存浪漫与血腥

他股东的权益。

  此后,微点公司又发布声明称:从相关部门获悉,制造这起假案的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原处长于兵、干警张鹏云、齐坤和瑞星公司副总经理赵四章已经被北京市检察院正式批捕。

  至此,围绕着瑞星和微点、王新和刘旭,恩怨之门面向公众不断开启。

  未了局

  2月25日,微点副总裁田亚葵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不清楚案件细节。他同时表示,微点公司正常运转,其产品“微点主动防御软件”目前可以通过微点网站以及连邦等渠道购买。

  瑞星副总裁毛一丁则表示,其正在澳大利亚休假,不太清楚案件进展情况。他建议记者去公安局和检察院等部门求证。

  很显然,“国内首例防病毒公司传播病毒案”的全部真相还有待有关部门做出最终的结论。但相关当事人夹杂其中的恩怨情仇却不难追溯。

  据记者了解,加盟瑞星后,刘旭花了2周时间,为瑞星防病毒卡做了很详细的整体设计,找了一个博士生编程,很快做出了产品。

  这款产品的成功出乎刘旭与王新的意料。1993年4月,瑞星防病毒卡一个月就销了一万套,瑞星成为国内防病毒卡市场的No.1,华星则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据知情人士介绍,就在瑞星走向成功之际,其在王新的主导下展开多元化,拿着防病毒卡赚来的钱四处投资。而这段时间,杀毒软件异军突起,防病毒卡却成为过时的产品。至1997年,瑞星的市场份额收缩至不足1%,市场老大的地位被江民科技取代。

  刘旭早在1993年就看到了杀毒产品软件化的问题。面对失利,瑞星开始重组。最终,瑞星决定由刘旭出任总经理;王新任董事长,但在公司决策上只担任顾问角色。

  刘主导瑞星实施新政,聚焦杀毒软件市场。到了1999年,瑞星开始夺回部分市场份额。同时,瑞星将公司产权股份化、法律化,解决企业遗留的利益问题、地位问题和心态问题,当时确定王新占股约60%、刘旭约30%。

  1999年,瑞星重新占据反病毒领域的主导位置。

  2003年,离开瑞星后,烟不离手的刘旭有一段时间常把自己封闭起来,回忆瑞星岁月。那是一段有过风雨,更多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其间,中关村的企业有的合了,有的散了。

  阳光没有灿烂到永远。中关村这对曾经的最佳合作伙伴最终却以鱼死网破的方式收场。

  中关村式生存

  忙于赚钱的中关村人喜欢讲英雄故事,早年讲万润南、金燕静,然后讲柳传志、段永基、王志东,现在则是李彦宏、张朝阳。

  但这块崇拜英雄的地方,不仅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也总有快意恩仇的豪气,以及心悸气短的悲情脚本。

  熟悉中关村的人士认为,王星与刘旭代表了中关村的两类人。

  王新是中关村成长的亲历者。1985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的王新22岁。那时候“两通两海”业已建立,王新身边的人开始上中关村“淘金”。王新随即也抛却了“想通过考中戏,当导演,跳出中关村”的路径,进了联想工程部。

  1988年,他辞去联想的工作,“冲上了街”。一年之后,王新邂逅坚称“搞计算机是科研和学问”的刘旭。

  与从大学院所来到中关村的“街上”,思想意识、行为逻辑也来到“街上”的王新相比,刘旭代表的则是,从大学院所出来,但思想意识,行为逻辑仍在“院里的人”。

  不管是哪一类人,大浪淘沙,既有胜出者,也有失败之人。前者包括联想的柳传志、四通的万润南、信通的金燕静、科海的陈庆振等。那时候,村里的生存环境与今天截然不同,联想、四通等都遵循“一柜台、一张桌,一间房,一层楼,一幢楼……”的发展脉胳,他们没有现在的风投机制,也贷不来款,他们需要生存,生存需要钱,他们摸着石头,找到了各自的赚钱、生存方式。

  中关村还有第三类人,那就是周边失地的农民,他们也在街上办起了企业,并9 7 3 1 2 3 4 8 :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侯继勇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