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还是飘渺--iCould架构落地体验
“云服务”一直是被众多厂商推崇的理念,原因就在于目前绝大多数用户不理解,不了解,没用过云服务。这也让“云服务”一直在云端,而不是被广大手机用户所亲身体验。
按照用户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iCould看作是用户随时随地的无线存储器。可以将联系人、短消息、音乐、视频等固态内容存储起来;并且可以通过iCould同步,实现多个iOS设备的共享,一个iOS帐号可以对应很多iOS设备,前一分钟用MacBook聊天,后一分钟用iPad继续这段谈话,随后出门,用iPhone继续。
听起来还不错?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用户对苹果产品的依赖程度,拥有的苹果产品越多,就具备着更为完善的服务。
在实际体验过程中,苹果分配给了每个iCould用户5GB的存储空间,如果需要扩容,则将要额外收取费用(由于目前增容业务无法连接,所以并不清楚空间扩展费用如何)。而面对小众开发者开放的iCould业务,目前带宽也不甚理想,并且很难连接。想要完善体验?最少要等到七月份。
相对于目前的体验状况,编辑还是建议正常用户等到iOS5正式版推出后,再行试用。目前来看,苹果架构的iCould服务,依然是云端一般遥远,即便乔布斯先生说出的应用是如此这般的让人欢欣雀跃。
通讯不再怒吼--iMessager的幸福生活
信息通讯,从早期的运营商SMS业务(0.1-0.15元/条)逐步过度到了网络信息(早期的Xrose、飞信、超信等),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微信、TalkBox、米聊等软件已经成为了年轻用户群体不可或缺的聊天工具。不仅可以发送文字信息,还可传递语音、图片等内容。
作为iOS5的一大改变,iMessage的推出将带给这些网络聊天工具极度的冲击。当系统检测到对方是支持 iMeesage的iOS5设备,则界面上方的标题就会自动从“新短信”改为“新 iMessage”,输入框中的提示也会从“文字短信”变为“iMessage”,发送按钮从绿色变为蓝色,提示用户现在发送的是iMessage网络短信。
通过信息发送实验,iMessage目前的网络带宽并不容客观,文字信息可以在发送后2-5秒抵达,完全可以达到聊天的需求。不过容量较大的图片信息,则出现了发送暂缓(提示为“尚未交付”),看来喜欢图片互发的朋友还是需要等待网络优化后才能发个痛快。
其实这样的设计与黑莓BBM十分类似,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可以一定程度减少话费支出。当然,便利的前提也有些“苛刻”,首先,需要双方均为iOS5用户;其次,要通过AppleID实现沟通,对于其他品牌手机用户而言,自然是无福消遣(毕竟全世界并不都是Apple用户)
本文来源:腾讯数码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