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起,广州千家网吧已开始实行实名制,顾客必须刷二代身份证才能进网吧消费,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去网吧将遭拒。
落实实名制,是当前网吧整顿的主要任务。但在广州,青少年网民众多,其中不乏新生代农民工及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当正规网吧把他们拒之门外,面对问题丛生的黑网吧的诱惑,他们还有什么选择?
正规网吧有漏洞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网吧作为中国青少年上网场所的重要性正在弱化,但去年仍有49.4%的城镇青少年在网吧上网,在农村,这个比例高达54.9%。
上网吧需用身份证登记的政策,早在几年前,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西等地已经开始实施,但《IT时代周刊》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沦为形式。
近期,重庆重拳出击落实网吧上网实名制,将未带身份证的上网者带回派出所学习。在6月份,警方查明该市有6家网吧因未落实实名登记,先后被停业整顿。
几乎同一时间,安徽合肥、广西南宁也展开了类似的整顿行动。6月4日,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公安分局一晚出动近300警力,对辖区的157家网吧进行了清查,并对其中43家网吧予以了处罚,其中90%都是因没有按实名登记上网的。
还让人感觉奇怪的是,在对网吧“实名制”上网的整顿中,能否借用他人身份证上网,各地警方的执法尺度并非完全一致。
本刊记者发现,在多数情况下,使用非本人身份证的上网不被允许。安徽肥东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对一位用捡来的身份证上网荆姓青年,处以行政拘留3天的处罚。今年4月,浙江衢州的一名上网者因借用他人身份证上网,被行政拘留了7天。从法律依据上看,两起个案的依据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17条第一款的规定,冒用他人身份证,“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
尽管如此,有些地方警方的措施则显得比较随意,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借用他人身份证上网。比如,武汉市公安局网监处负责人就“刷二代身份证上网”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如果出现未带身份证又急需上网时,可借用他人身份证。然而,什么是“紧急情况”?谁来为紧急情况定性?这些问题无解。
现在,根据广州市的最新规定,6月30日前,广州市现有的约1000家网吧必须全部安装“第二代身份证实名登记系统”。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场处有关人士称,该措施有助于防止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沉溺游戏。若出现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借用他人二代身份证进入网吧,依照规定,网吧接纳不满18周岁青少年达3次以上,会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该人士所言既道出了此次举措的严厉性,也道出了新规定仍然存在的漏洞,那就是可以借用他们身份证进入网吧上网。“只要没人举报,查处的难度很大,很多网吧从业者因此有恃无恐。而执法部门不可能随时对各处网吧进行详细检查。”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如此分析。
事实上,“网吧实名制”根本无法完全落实,即便是正规网吧也有漏洞。
近期,本刊记者暗访了中山大学附近的几家网吧,去上网的多是大学生,还有周围一所中学和职业学校的学生。大网吧已设置的身份登记系统还未正式使用,进网吧要求出示身份证,但有的网吧里有穿着中学校服的学生在玩网络游戏。
对此,广州大道南一间网吧的收银员认为,新系统显示了顾客年龄、身份等信息,有助于防止不满18岁的青少年消费,但他也强调,新系统存在不足,若网吧前台工作人员,放任顾客借用他人身份证消费,甚至主动“提供”身份证供顾客借用,新系统的拦截、追踪等功能也就形同虚设。
但广州在7月1日后执行的新政,无疑将大部分青少年挡在网吧之外。作别了网吧,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去哪里满足上网的需求?不少家长担心:没了正规网吧可去,这些孩子必然会流向黑网吧。
带火黑网吧
家长和业内人士的担心不无道理。
在广州城的一些角落里,许多黑网吧依旧火热。广州大道北白灰场北街、番禺石基镇的旧水坑,这些伪装成公话超市、电子阅览室、电器修理铺的黑网吧公然接收国家政策不允许的未成年网民。
广州大道北旁的白灰场北街,有一间没有招牌的公话商店,店面里的中年男人被一部电影吸引,旁若无人。公话、充值、打印,除这些业务外,商店还提供一项服务———上网,每小时两元,不用顾客出示身份证。商店里摆了3台陈旧的电脑,键盘上满是油污,一名小学生正专注地玩游戏,他身后几名同学则在围观。电脑系统显示的不是正规网吧的界面,里面安装了近期市面上流行的网络游戏。
广州大道南旁边居民区小街道里的几家隐蔽的无名网吧也不需要身份证,只需付押金即可上网。相比正规网吧这里可谓脏乱差,但价格更便宜,除那些专注于游戏或聊天的稚嫩脸庞,还有极少年龄较大的人。据了解,这里的顾客主要是旁边一所职业学校的学生,再就是周围城中村改造工地上的民工,还有无业游民。
这些网吧或藏身小杂货店的阁楼里,或深藏于居民区中,并无很大的招牌,往往只在去往的路上写有网吧二字加上指路箭头,十分隐蔽。而一旦风声紧,他们又会迅速拆下招牌,隐于无形。另外,白云区太阳城附近、番禺区石基镇旧水坑一带,类似的黑网吧比比皆是。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去年调研18个省份后,得到一项统计结果:犯罪的未成年人里,约八成沉溺于网络,上网目的主要是聊天、游戏、浏览黄色网页,以及邀约犯罪。而近日,《IT时代周刊》从广州市白云区一项禁毒宣传活动中了解到,网吧已经成为毒品传播等非法行为的新途径。
以身份证来界定的实名制将未成年人挡在网吧门外的做法,到底能否达到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目的?业界对此也有分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以“大禹治水”的典故为例,说明社会应该为青少年,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子女上网提供条件,而不是设置重重关卡去围堵,“青少年有上网的需求,这需求无所谓正当与不正当,就像洪水,你可以围堵它,也可以疏导,让需求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周孝正表示自己并不看好“网吧实名制”,他认为这办法走的还是围堵的老路,但青少年有求知欲、有好奇心、有欲望,这些需要满足,而“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的建立不失为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网络服务中心难实行
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顾名思义就是以社区单位建立的,面向青少年,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子女的网络服务设施,借助必要的过滤、屏蔽手段,剔除不良网站,降低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何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的经验值得借鉴。据悉,东方社区信息苑由政府出资购买设备,委托专业公司管理,提供公益性服务,目的是满足居民就近上网,倡导青少年健康上网,信息苑的内容支撑与传统网吧有着明显区别,具备电子政务、文化传播、信息化服务等多项功能,通过净化网络,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创设了健康、安全、放心的上网条件。
在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几乎遍布每个社区。本刊记者曾走访上海杨浦区五角场镇的社区信息苑,其位于社区活动中心的五楼,里外两套间宽敞明亮,有专人打扫卫生,100多台电脑排列其中。东方信息苑可以在上海统一使用的上网卡,用身份证办理,每年仅需15元,上网次数时间不限,人多排队时每卡限上两小时。来上网的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儿童。因内容健康,并不限制年龄,也可借用他人的上网卡上网。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涂敏霞认为,建立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是必要的,既可以方便社区里低收入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上网,也有助于监管,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
但广州市天河区荷光东社区的巫主任却对“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的提议持保留意见,她表示,要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健康的游戏、适合青少年的浏览器”需专业人员管理,场地、资金的问题也难以解决。
她认为,“如今,一般收入的家庭都购置了电脑,没有上网条件的,主要是一小部分农民工家庭,他们的孩子可以选择上网以外的娱乐方式”。无论如何,不解决资金、场地掣肘,建立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只能是“纸上谈兵”。
据报道,此前,广州市白云区永平街一带曾有大批“社区信息站”,但它们却是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名,实则收费,与黑网吧无异。正如社区主任所说,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也要考虑运营成本,若最后难以为继,很难说公益性的设施不会走上网吧的老路。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文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