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发布前,就已经有不少人幸灾乐祸地等待着带有MOBA元素的FPS游戏《为战而生》(Battleborn)的暴死,最终,这款5月初面世的游戏果然不负众望地陷入一败涂地的境地。
发售将近三个月后,这款游戏在Steam上的销量仅有不到16万份,其PC版PCU(同时在线玩家人数)经刚发售时的一万人以上下滑到目前最低只有不到一千人的水平,在销量遇冷的同时,《为战而生》同样也不受评论界青睐,PC版和主机版在Metacritic上的评分仅仅只有70分而已。
▲图片说明:《为战而生》的同时在线玩家数量下滑极其严重(来源Steamspy)
如果说《为战而生》的失败对曾经推出过《侠盗猎车手》(Grand Theft Auto)系列、《文明》(Civilization)、NBA 2K系列及《无主之地》(Borderlands)系列等游戏的Take 2来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尴尬的话,那么,相形之下暴雪同期推出的同类型《守望先锋》(Overwatch)的大获成功则足以让它感到彻头彻尾的羞辱。
5月24日问世的《守望先锋》在七天内的玩家数量就超过了700万,游戏时间高达1.19亿小时,到六月中旬,这款游戏的玩家人数已经达到1000万。
然而,这款大获成功的游戏却一度几乎难产而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和日复一年推出《使命召唤》(Call of Duty)系列的动视(Activision Publishing,全球首个第三方游戏发行商)相比,暴雪没有任何FPS游戏的经验,无论是Bungie的《命运》(Destiny)还是育碧的《全境封锁》(The Division)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获得预期的成功,而它颇具野心的MOBA游戏《风暴英雄》也在市场上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守望先锋》是暴雪一次充满风险而具有赌博性的自救尝试。最后,它赢了。
惨败的《泰坦》
2007年底,《魔兽世界》推出后风行世界,这正是暴雪声望最高的时候,“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传说还被绝大多数玩家奉为圭臬,任何关于暴雪新游戏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大家的兴趣。
如果在这个时候暴雪宣称自己正在为一个下一代MMO游戏招聘一位3D角色艺术主管的话,可以想象这会在玩家间引起怎样的轰动和兴奋。在当时的暴雪论坛上,官方社区代表Drysc这样回复道:
这是一个还未公布的下一代MMO游戏,也不是《魔兽世界》的扩展。
当时,最普遍的猜测——或者毋宁说是大家的期待——是这个MMO游戏的世界观可能建立在《暗黑破坏神》或《星际争霸》上,甚至还有老玩家从故纸堆里翻出了暴雪前身Silicon & Synapse在1992年推出的NES解密游戏《失落的维京人》(The Lost Vikings)。
悬念一直保持到了将近一年后。
时任暴雪COO的保罗·山姆斯(Paul Sams)在一次采访中称这个正在开发中的MMO游戏会非常“别致、新颖并与众不同”,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这可能是十多年来暴雪开发的第一款新游戏。
《魔兽争霸3》的资料片《冰封王座》问世于2003年,《暗黑破坏神2》的推出已经是2000年的事情了,《星际争霸》的上市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事实上,就在这个神秘的新MMO游戏在外界传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星际争霸2》与《暗黑破坏神3》的开发也先后提上了暴雪的日程之上。
这意味着,除了正当其时的《魔兽世界》之外,此时的暴雪要同时开发包括RTS、RPG及MMO三个游戏。从某种角度而言,庞大的开发计划及暴雪在开发过程中的习惯性地推倒重来注定了这个被暴雪和广大玩家曾经寄予厚望的新游戏之后的悲剧宿命。
实际上,直到2009年,这个游戏的开发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官方社区代表Zarhym一次在论坛上对它极尽溢美之词:
这是一个全新的游戏,也就是说它的内涵、艺术性和游戏性完全都是绝无仅有。
随后,他承认“这个游戏到现在都只有一个‘壳’而已”。
在这一年,《魔兽世界》首席设计师杰弗瑞·卡普兰(Jeffrey Kaplan)宣布自己转岗来到这个项目,在一次采访中,他暗示这是一个“科幻、近未来、后现代及史实性”题材的MMO游戏。
▲图片说明:暴雪规划中的游戏最终无一例外地跳票
2010年11月底,一份暴雪产品路线图意外泄露并迅速流传开来,这款神秘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