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马薇薇就发现自己有语言天赋。因为小时候长得不漂亮,她主要靠“口甜舌滑”来讨家长喜欢——好在是,她很早就学会了说话。
马薇薇调侃着说,那时她就知道,说话是自己的生存之道。
“可会哄父母了。”马薇薇在位于青年路的办公室里对我说,小时候大家经常被问是喜欢妈妈多一些,还是喜欢爸爸多一些。当有人这样问她时,她就说阿姨你挑拨我们家庭关系。阿姨会有些不好意思,马薇薇就小大人似的走过去拍拍阿姨说:“别难过,这是你不成熟的表现。”
在说话达人秀《奇葩说》中,马薇薇擅长用强大的逻辑论证主题,用有感染力的语气引起人们的共鸣,最后以幽默结尾。在第一季《奇葩说》中,马薇薇拿下了第一辩手“奇葩之王”的称号。
马薇薇在《奇葩来了》(为奇葩说选拔“奇葩”的选秀节目)中罕见走心飙金句
现在,这个靠口才收获了众多粉丝的专业辩手正在成为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她每天早上来公司开会,下午有时出席艺人活动,没有活动时就在公司策划选题、写文案、谈合作。眼下,为了这个叫《好好说话》的系列节目和公司的新品发布,马薇薇接连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好好说话》是一档帮助人们提高说话技巧的音频节目:如何巧妙地在谈判桌上“掀桌”,来和对方谈条件;如何通过表达对对方的肯定,来求对方帮忙办事等。
去年三月,马薇薇和辩友胡渐彪、邱晨、周玄毅、黄执中共同成立了米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奇葩说》制作方米未传媒旗下子品牌。马薇薇任副董事长,胡渐彪任CEO。他们将各种场合中的说话技巧制作成《好好说话》,在网络电台喜马拉雅FM上线八个月,已经收获了超16万名付费用户,带来了3000多万的销售额。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想要去论证我跟别人不同,可是恰恰是这种想要论证跟别人不同的心态,最相同。你想要脱离大众做不一样的烟火,结果发现满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劲。”
作为专业辩手,台上的她就像是一枚“鞭炮”,语言犀利,擅长进攻。
台下的她却亲切、真实、容易相处。素颜,带一副透明框架眼镜,笑称“因为没梳头”戴了一顶粉色鸭舌帽,穿一件宽松的粉色毛衣,接受采访那天的这身装扮,是马薇薇在办公室的日常风格。
在节目中,马薇薇说自己是“奇葩说舞台上唯一没有故事的女阿姨”。但今天,我们来聊聊她的故事。
喜欢上辩论
所有的光鲜背后都有些看起来有点儿曲折的历程。马薇薇“南北征战”的求学生涯,让她很难一开始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出生在贵州的她4岁多搬到珠海,她在微博上是这样写的:“瘦弱且黑,智力发育晚,学习一般,体育糟糕,不会说粤语,戴几百度的近视镜。”同学都不带她玩,马薇薇有时候自己在家跳皮筋,或者是和大人一起玩。
在珠海读完小学后,马薇薇初中、高中都是在秦皇岛念的,后来因为户口在珠海,高二又转学回珠海。
马薇薇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中山大学。这个“瘦弱且黑”的女孩长成了邱晨口中“无论是写诗的还是玩摇滚的,都视之为女神”的样子。
外形是一方面。和很多女生一样,马薇薇在大学里开始摘掉眼镜换上隐形。这是提升外貌的一个环节。在高三毕业到大一这段时间,马薇薇还在半年减了50斤,这让身高近一米七的她更显高挑。
“男生很难想象一只欢腾的气球女神对吧。”减肥最难坚持的是前一两个礼拜,“我甚至去厨房偷吃辣椒面,因为嘴里好淡,辣椒面沾点盐这样。”这个阶段之后,马薇薇就觉得连吃小番茄都能吃出滋味。
更重要的是,在中山大学马薇薇接触到了辩论,并真心喜欢上了这项日后会给她带去更多改变的技能。
关于参加辩论队的初衷,马薇薇经常提到的一个梗是辩论队条件太好,提供空调、热水,“对学生是极致的吸引,”马薇薇说。
从小语文和数学成绩就很好的马薇薇,在辩论中表现出了更好的语言表达与缜密的逻辑能力,大三时便进入了校队。校队的练习并不轻松,在准备全国赛和国际赛之前团队集训了四个多月,每天早上八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结束。
有意思的是,真正让马薇薇喜欢上辩论的那个瞬间,是她觉得自己快要输了的时候。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决赛,马薇薇所在的中山大学队与黄执中所在的台湾世新大学就“逆境和顺境哪一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进行辩论。
“那一刻,我发现一个人居然可以把思路说得那么清楚,而且极有渲染力。当时我突然害怕我们要输,尽管前面我们把对方打溃败了,但是黄执中一上场的确有力挽狂澜的趋势。这场比赛让我体验到思辨是一件极有魅力的事情。”马薇薇记忆犹新。那场比赛中山大学拿下冠军,黄执中被评为最佳辩手。
这样一个善于辩论的法学硕士,被很多人认为适合做一个律师,但毕业后马薇薇却去广州的新东方做了一名英语老师。
“你以为律师厉害是因为他们在法庭上挥斥方遒?这纯属港剧看多了。”马薇薇说,她见过的优秀律师都是能静下心来看一沓沓的案宗,更像是一种文字型工作,而不是她擅长的表达型工作。
其他法律相关工作,大多需要朝九晚五坐班,马薇薇更希望能自由支配时间。她非常喜欢在新东方任教的日子,“我觉得我适合做老师”。马薇薇在新东方交到了很多的朋友。“主要是段子讲得好”,她幽默地加了一句。
离开新东方后,马薇薇在珠海开西餐厅。2014年,一连串打击袭来。父亲换上癌症,马薇薇的婚姻也走到尽头。
“我觉得整个人生处在低谷状态,我完全可以这样承认。但是在低谷越要‘作’,因为已经低谷了不‘作’你还干什么,‘作’还有一线希望。”
马薇薇所说的“作”就是接受《超级演说家》的邀请,她在这个演讲节目中表现的幽默与智慧收获了众多粉丝。
几个月后,《奇葩说》的一个导演找到她,邀请她参加这档还在筹划中的网络视频节目。机缘巧合之下,便去参加了比赛。马薇薇一边参加节目,一边还在经营餐厅,“但录一两次节目其实并不会耗费你很多精力。”
尽管并没有投入100%的精力,但马薇薇还是成为了《奇葩说》第一季的“奇葩之王”。
与“辩友”开公司
在《奇葩说》,马薇薇几乎不提前准备辩题,也不写辩论稿,基本都靠临场发挥。马薇薇会参与辩题的选题讨论会,节目录制前两周时间,最终辩题会确定下来。之后导演会把辩手拉近一个微信群,在群里大家不断抛观点、改观点、调整逻辑与措辞,这些工作都在微信群里完成。
比赛前一天,黄执中和胡渐彪会对每个选手进行培训。但马薇薇不用。
每一季《奇葩说》都有新人,作为第一季的成员,马薇薇有义务帮助培训新人,让他们把情绪提炼成观点。作为艺人,有时还有一些商业宣传、节目录制等活动。
这些工作对马薇薇来说都不难,她和她的“老僵尸队”队友有另一个想法——办一个辩论学校。
老僵尸队的故事在辩论圈被人熟知。2003年,马薇薇所在的中山大学队在国际大专辩论赛中拿下冠军,那两年马薇薇参加了超过30场比赛,认识了黄执中等众多辩友。2013年,第一届星辩公开赛筹办,马薇薇、黄执中、胡渐彪和邱晨等人迅速组成“活泼老僵尸队”,参加比赛。
空闲时间,他们经常自费机票、住宿一起去各学校做演讲,参加辩论赛做评委。2013年,他们有次去海岛旅游,几个人讨论说有钱了要办一个辩论学校,让大家都能来听课。
“我们其实一直都有这么一个理念,”马薇薇说。教辩论也好,教说话也好,他们喜欢辩论,希望把辩证的思维方式传播开来,那时候一直在以公益的方式做这件事。
马薇薇参加《奇葩说》后,陆续把老僵尸队的成员也拉了进来。2015年12月他们和《奇葩说》的策划者、米未传媒创始人兼CEO马东一起去撸串,说了这个想法。马东一听觉得很好,说你要想推广一个理念,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变成商业模式。因为如果是大家需要的东西,会愿意付费,这时你会又有更多的金钱去推动这件事,让更多人知道。当时就定下了《好好说话》的产品模式。
接下来的事就像水到渠成般顺利。“12月份撸的串,1月份我们在珠海密闭开会集训,然后3月份公司正式成立。”大概三四个月的时间,马薇薇他们就注册成立了米果文化。
教人“好好说话”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冲动,也有担心别人误会自己的苦恼。《好好说话》团队将沟通中的这些问题分成演讲、辩论、沟通、说服和谈判五个方面,以说话为主攻点。主讲人(五位创始人中的一名)在一段6-8分钟的音频里告诉你如何撩妹,怎么教育熊孩子,职场上怎么告状。
业内普遍认为,两种类型的内容能让人们心甘情愿掏腰包,一是教人们实用技巧的内容,二是垂直领域内的深度内容。《好好说话》属于前者。
公司成立之前,创始团队就迅速定好了这一方向。在那之后的三月至六月,他们讨论出了产品的具体形态。
他们看了网易公开课,也听了罗辑思维,“我们很多人听逻辑思维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如痴如醉地捧着罗胖的脸看。”马薇薇说。她认为,人们在学习时,图像对你的影响并不大,老师的长相和表演力没那么重要,考虑到拍摄成本和流量问题,团队决定制作成音频形式。让人们在等地铁,坐公交时能用较少的流量去学习。
节目时长他们也研究过。“每七分钟人就会深情地走一次神,这是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基于这一点,团队将每段《好好说话》定在6到8分钟,“太短了也不行,说不清楚。”
到了五月,喜马拉雅听说他们在做这个收费节目,找到他们相谈合作。当时双方一拍即合,马薇薇回忆说一周之内就签好了合作。
从去年六月上线到现在,《好好说话》已经出了191期,哪有那么多内容可说?当我问这个问题时,马薇薇反问我:“你有没有一周都没有遇到烦恼的时候?”只要有,就需要去解决,读者的反馈也是话题来源。“人生很悲观,悲观是我们的生命。”马薇薇说。
五位创始人和内容团队在微信群里讨论内容。他们每周一开始报选题,周三开始写稿,到周五时定下五个主题,周六、周日录音,周日晚上上线音频。
选题的标准也很简单:一是市场上真的没有。马薇薇介绍说,比如传统的教育中有个误区叫“规避冲突”,意思是忍住,三分钟后就好了。可实际上呢?三年之后这件事我还想说。他们就要规避这种误区。其二,内容要有心理学依据、社会学支撑。第三,对用户来说要有实用性,总统就职发言这一类的就不会入选。
讨论内容的会议非常有趣,大家互相补充,优势相互辩驳,“像个小型奇葩说一样”。马薇薇说。一个员工告诉我,特别喜欢参加内容讨论会,有时真想录下来,播出来。
有次晚上大家一起在马薇薇家吃饭,突然聊到一个选题,大家都很兴奋,结果后来一直聊到晚上12点。
如果发生争执,这些专业辩手会综合使用辩论、沟通和谈判的技巧,交替使用说服对方、争取第三人的意见、商量更好办法等方法,迅速、理性地达成合意。
辩论属于说话范畴中的一个类目,马薇薇认为他们在教人说话这件事上绝对称职。在一个正规辩论赛的训练里,辩手要接受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分析学、历史哲学各方面的培训,随着辩论技巧的获得,整体口才也在提升。
因创业而改变
在马薇薇从事过的所有职业中,她最喜欢现在的状态,兼做米未传媒的艺人和米果文化的副董事长。“说真的我喜欢我现在的自己,更喜欢现在的工作。”
采访那天上午,马薇薇刚接受完另一家媒体的采访,中午匆匆吃完饭又投入工作。满满的日程安排让马薇薇看起来有些疲惫,但说这话时她眼中闪着光。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的精力和体力被压榨到最尽的时候会呈现一种疲惫的状态,其实一个人精力和体力被压榨到最尽的时候他会精神焕发,因为你那个时候才是彻底的绽放。”
成立公司,需要背负更多的责任。马薇薇说她年轻的时候实际上是很“不羁”的,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职业方向。但现在她觉得责任感更重了,会想对员工负责。“这个时候不是你要吃饭的问题,是大家都要吃饭,都要有发展的问题。”
马薇薇保持了十几年的晚睡晚起习惯,现在也改变了。她以前通常中午起,下午和晚上工作,但现在她要在早上来公司开会。刚开始她特别不适应,“觉得整个人生都不好了”。逐渐她调整了过来,生活、作息都健康了很多,早起后“感觉一天的时间更长了一点”。
下班后奔向健身房,是米果的公司文化之一。马薇薇是坚定的支持者:“一周功能性训练三次,器械一次,跑步六次,有一天是全歇”。
有员工说,马薇薇是团队中最有凝聚力的那一个。她说可能是因为她想法比较多,大家和她一起干活有意思。不过自己还是比较自由奔放,“我可能带着全公司熬夜加班一直到凌晨,也有可能说算了,明天不上班了”。(所以米果文化的CEO不是她,而是胡渐彪。胡渐彪能管制他人,又能管制自我。)
马薇薇的确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有一次她提出想开一个情感问答专栏,她负责读读者来信,并且骂他们。哪有人愿意付费找骂的?所以这个想法被否掉了。
还在策划中的新产品《小学问》也是她提出来的,她开玩笑说目标受众是说像她这种不爱读书,又想装知识分子的人。希望快速获得一些知识,不用成为专家,起码和人聊天得跟上趟。这个栏目已经被纳入到了公司发展体系中,预计今年上半年上线。
这需要马薇薇要不断涉足各领域。采访之前,她就在和同事聊人工智能中的数学原理,“我觉得很有趣,他(同事)说好每天给我讲十分钟这本书(关于人工智能)。”
今年,米果文化还将上线一个免费的小视频栏目,主打评论,偏娱乐化,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好好说话2.0》也将趁着知识付费这股春风继续推出。
公司的这些计划占用了马薇薇大部分时间,但她也不是从此没有了生活。在微博上,马薇薇还和创业伙伴、男友周玄毅在写一个叫《驯人记》的连载小说。有时候还会被另一位合伙人邱晨拖去看话剧。
更多时候她会去健身。聊到瘦身与健康,因为我也是女生,她就跟我介绍说,用苦瓜、黄瓜榨汁,再加一点蜂蜜,瘦身效果特别好——她略带神秘又开心的表情,就好像跟闺蜜分享一个自己的小秘密。
“我觉得现在是我最好的时候,我现在能做到一天工作完之后,晚上8点还要去健身,我觉得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从艺人到创业者,马薇薇在不断改变自己。“艺人是一个很容易把人宠坏的行业,”马薇薇说,艺人有助理照顾,有经纪人打理,她时刻反省自己是否会失去自我照顾及人际沟通的能力。
在创业中,她再也没有了这方面的担心。她所肩负的,是团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