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出售时间越来越成为一项流行的生意,你有需求,我有时间,中间欠缺的似乎只是一个平台。只是,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平台?
前佳音游戏副总裁、知名游戏制作人哈雷认为一个能够满足陌生人互助需求的社交平台会有生存的空间,基于此,他策划并推出了“有我”App。
“我不认识你,但我愿意帮助你”,打开“有我”App,首先出现的便是这样一句话,表明了其陌生人互助的功能。通过“有我”,用户可以填写发布自己的需求,完成后,会通过GPS定位,被传递给附近的人,若有多名接单者,需求发布者可以从中选择一位来帮助自己。
当然,这种帮助并不是无偿的,愿意付出时间、提供帮助者会获得一定的报酬,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虚拟“钻石奖励”。所得报酬可以用来在“有我商城”里兑换一些小件物品。
为了方便用户更精准地找到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人,“有我”还划分了兴趣分类界面,包括身边服务、同城娱乐、兼职、交友、旅游、问答。
这种模式类似于在平台上出售个人的闲置时间,但通过时间共享,解决陌生人之间的互助需求并不是“有我”的全部内容。在“有我”上,用户可以自由的建群、入群、也可以像微信、QQ一样,互加好友。
哈雷真正想做的是通过满足陌生人的互助需求,打造一个全新的社交关系网络。因此在产品设计上,“有我”允许用户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
初看“有我”,便被其陌生人互助的概念吸引。当今社会,“没时间”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口头禅,陪孩子没时间、逛街没时间、收快递没时间,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愿意出售自己闲置的时间来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生活该多美好。
但记者体验发现,陌生人互助的概念虽然美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在“有我”聊天室里,汇聚人群最多的是聊天交友群、学生党群、兼职商机群,这意味着学生是这款软件的主要用户。也只有这个群体才普遍有大把的时间,有兼职以及强烈的交友需求。
这意味着“有我”陌生人互助的想法,在服务人群广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记者的体验证实了这一点。当记者填写发布了自己的需求后,软件通过GPS定位,自动寻找附近的陌生人,大约5分钟后,出现了两名接单者,点击通过之后,却迟迟未见对方与自己联系,10分钟后,却出现订单已完成的通知。百般不解下,记者联系接单者,却得知其人身处另一个城市。
这也反映出,在产品设计上“有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既然有GPS定位,为何身处不同地域的人也能自由接单?没有经过需求发布者的任何验证,为何会出现订单已被完成的通知?
相关资料显示,“有我”App今年8月份才刚刚上线,距今才两个多月,尚处产品打磨期,已获得近千万美金天使轮融资。
你有需求,我有时间,近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在个人空闲时间寻找创业的切入点。比如此前介绍的生活服务类应用“空格”、情感服务类应用“偶尔”等等,均是如此,但无论是“空格”还是“偶尔”,它们的角度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相比较而言,“有我”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未来的发展还需更多精雕细啄的产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