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技术 >> 网吧安全 >> 正文

VIE争议下 互联网企业将往何去

2011-6-24网络整理佚名
p>  支付宝事件在中国电商和创投界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扩散之中,人们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不无忧虑:这会不会成为中国创新企业与国际投资界之间裂隙开启的前兆?而作为几乎相当于目前中国互企“血脉”的“协议控制”将往何处去,会不会就此被掐断?

  要说这“协议控制”,考察其诞生和发展、壮大的10年历史,也称得上中国互联网先锋们的创造性成果,是中国人智慧的产物,适当约束规范无妨,但实在没必要一棒子打死。

  众所周知,作为一道行业准入的硬门槛,牌照一向是中国各行各业企业的困扰,互联网自不例外。而相关部门在准入审批和牌照发放方面的价值取向通常都是稳字当头,宁可过度拦截也不能轻易放行。当时,每一家商业网站都需要ICP牌照,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ICP牌照只允许内资持有。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在发展初期都需要经历投入大于产出的“烧钱”阶段,而国内的A股市场和人民币基金又不鼓励 “烧钱”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获取境外风险投资几乎是互联网企业唯一的资本出路。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协议控制”,也就是业内人常说的“VIE结构”、“新浪模式”,应运而生。当年,新浪的律师想出了专门用来规避牌照问题的协议控制结构,也称“新浪模式”,以应对互联网监管思路的滞后。

  后来的事实证明,“VIE结构”的确“孕育了十几年来中国互联网每一个伟大公司”。

  过去十余年间,它成为在境外上市中国公司的一种常见合规性安排,赴美上市的几乎所有互联网、教育类等公司都采取了协议控制的模式。可以说,如果没有VIE结构,中国就不会出现新浪、搜狐这样的主流互联网媒体平台,不会出现腾讯、百度这样拥有数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不会出现优酷、360、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一大批后起之秀,甚至也不会出现阿里巴巴和马云。

  从这个角度来看,VIE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十年来的相安无事,以及监管部门的处事不当,终究还是借由支付宝事件引发了一场互联网业界的海啸。究竟该怎么看待“VIE结构”呢?

  易凯资本CEO王冉的看法颇具代表性。实际上,VIE结构不是对监管的刻意规避和绕道而行,而是鉴于法律法规要求和监管现实的一种商业利益的制度性安排。这种安排有利于过度监管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发展和壮大自己,也有助于提升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VIE结构是中国企业从自身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保证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于政府部门在市场准入、外汇管理、IPO审批等领域的过度监管的一种市场化修正。

  一旦VIE结构不合法,那么对于海外上市的股东来说,则其协议控制中海外公司的“外壳”将一文不值;而同样,VIE结构下的内资企业,也存在牌照问题和面临非法经营的问题。

  按照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的预计,国内所有拿到融资的互联网企业,包括上市和未上市的,全部是VIE结构,包括京东商城在内。如果这种模式遭遇挑战,那首当其冲就是那些刚刚创业的达人……未来融资将会变得异常艰难。本来以为明年下半年才是电商最艰难的时刻,看来提前了!

本文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