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追寻新技术足迹:十年技术演变历程

2010-11-11不详佚名

如果说汽车工业是轰鸣着撞开了20世纪的大门,那么以互联网浪潮为标志的信息工业则更像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自内而外、自下而上地瓦解了21世纪的大门。

那些曾经轰动全球的颠覆性技术革新,大多都发生在微观层面,由无数的晶体管、无线电波、电流、协议、字节和代码构建,人们看不到,却在不知不觉间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一个时代的变化并非无迹可寻。

计算能力,这一信息时代最底层、最基本的诉求首当其冲。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计算机领域内的“第一定律”摩尔定律已适用了45年,正是由于该定律的持续有效,芯片性能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不断翻倍,运算能力随之在过去10年间迅速从一种稀缺资源转为产能过剩。曾经作为时代标志的PC业最近几年间增长乏力,普及率渐高,人们越来越难说服自己去换一台新电脑。

相似的变化同样出现在电信领域,但速度更快。在带宽、基站、接入手段和接入设备等等硬件基础都不再是瓶颈之后,电信与计算、电信与互联网的融合很快成为该领域内的经典话题。移动互联网的轮廓开始浮出水面,并随着3G时代的到来而变得日益真切。

几大产业间的渗透和纠缠局面更加复杂起来,产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

“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尼葛洛庞帝在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中所预见的许多场景都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先后成真,正是那场启蒙,唤醒了信息革命的新一轮活力。经过新旧世纪之交时的那一场投机泡沫,得以沉淀后的互联网一步步完成蜕变,成为新10年当之无愧的主角,10年技术演变历程由此也成为围绕互联网进行的一场遍及社会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运动。

计算的边界

对于这10年来计算的演变,源于英特尔的摩尔定律的经历是个最典型的例子——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努力维持自己的姿态。

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愈演愈烈的PC浪潮,当时的英特尔也迎来了自己的“奔腾时代”。在那一个以PC为主导的信息技术发展阶段中,英特尔和微软组成的Wintel联盟一直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新10年之初,互联网试探前行,这加快了PC的普及速度。在1999年和2000年的英特尔IDF上,分别谈及了未来10亿台个人电脑、千万台服务器连入互联网后,如何创造上万亿美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前景,以及英特尔将为全球互联网经济提供分属于台式机平台、服务器平台、网络通信平台、解决方案与服务层面的四大构筑模块的策略。从本质上看,英特尔为互联网时代所准备的应对策略仍然是严谨地遵循摩尔定律的节奏,依靠技术驱动重复过去的成功。

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公司如今成为最受追捧的高科技公司之一。对于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和跨界整合的营销能力,让乔布斯在这个产业有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到2003年,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发布,使用PC接入互联网不再需要网线连接,这深刻改变了人们应用计算能力的方式。许多PC用户正是由此才真切感受到了移动生活乃至移动互联网的妙处,计算和通信开始呈现融合的趋势。不过,移动上互联网毕竟不等于移动互联网,放到现在回头去看,不能不说,英特尔虽然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却也让一个更大的市场机会从手边滑过。

在工程师文化绝对盛行的英特尔眼里,追逐更精密的制程工艺才是王道。从1999年至今,英特尔一直都没有背离摩尔定律,不断更新其芯片制造工艺,经历了0.18微米、0.13微米、90纳米、65纳米、45纳米和32纳米6个阶段。为了让芯片的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性能更高效、更低能耗、更廉价,芯片制造商想尽了一切办法,希望能在单位面积内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数量,哪怕这个数字已越来越接近极值。在功率、性能和价格这3P(power、performance和price)中,功耗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一环。

多核俨然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折中方案,但这仍无法化解摩尔定律即将面临的失效危机,因为芯片上元件的几何尺寸总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下去。已有人预计,未来几年间,芯片性能的提高速度将会放缓。业界普遍认为,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制约,摩尔定律还能再适用10年左右。

让英特尔没想到的是,其在1999年描绘的“未来10亿台个人电脑和千万台服务器连入互联网后,创造“上万亿美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愿景在2005年就实现了。也正是自那时起,计算能力逐渐地从一种稀缺资源转为产能过剩。Gartner在不久前给出的数据称,目前全球PC保有量为14亿台。整个PC行业的增速放缓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以目前的发展速度,最早到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包括具备上网功能的普通手机的保有量就将和PC持平。

而在硬币的另一面,人类自身对数字信息的需求,也已经或正在接近极限。比如人类视觉的辨色能力大约相当于真彩色,目前的大多数显示器都可以实现。过剩的计算能力也会寻找到新的释放渠道,人们的需求是可以培养和创造的。

这也是如液晶、LED、电子纸、支持多点触控技术电容屏以及3D技术等等关于屏的显示革命会在近几年间迅速成为行业热点的根本原因。而由于这些技术革新,为各种显示设备、便携终端的设计增添了更多想象力。

就像人们并不清楚自己需求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一样,人们对计算边界的探索也从来不会停止。今年10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石墨烯方面所做的卓越研究而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已被视作硅的合格替代者,许多人非常看好其将引发下一次电子工业革命。IBM已于今年2月6日宣布研制出了100GHz的石墨烯晶体管。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谷歌之后,他的公司最受追捧。在他之后,Twitter最具吸引力。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创新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

开放和融合

人们不断拓展计算边界的行动在形成计算资源过剩局面的同时,当然也带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手段,从支持层面慢慢消解了曾经的诸多数字鸿沟,推动了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集中化进程。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使得开放和融合成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旋律,这又进一步让世界变得更平。

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大大削弱了PC曾经拥有的核心地位,人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对服务器端的访问,并由此获取信息、完成交易以及得到服务,在这些应用背后,人们其实是在获取计算。在新10年之初曾被业界热烈讨论的网络服务(Web Service)和网格计算等等技术概念纷纷成为了现实。也基于这样的应用模式,云计算开始走红。

很多产业间曾经固有的围墙被推倒。在一个技术围墙越来越矮、划时代的技术革命越来越难的时代中,商业变革的驱动力更多地由技术向应用和用户需求转化。大量的用户不再对某项新技术或者新产品表现出过多兴奋,而是更关心自己得到的究竟是什么、能做些什么。

驱动力的转移直接引发了电信业进入新世纪之后的第一场大变革,这成为了三网融合的前奏曲。

所有的关键技术都是已经存在的,并没有革命性的新技术涌现,被热议多年的3G甚至4G也仅仅只是加速和深化了变革进程。繁荣的互联网业务与通信网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商对业务的垄断,并推动电信业务从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向时尚与娱乐消费品转变。电信产业越来越多地横向整合了消费、娱乐、金融、服务等等活跃行业,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

从封闭的垂直生态链、单极环境到开放的扁平生态链、多极环境,这场融合大潮只用了不到10年。技术不再是以单枪匹马的姿态转化为商业价值,而是与其他的一些产业链条上的价值点裹挟到了一起。

在相对微观的层面,刚刚在移动终端设备领域崭露头角的英国ARM公司,很好地阐释了新时代的商业变革驱动力并不再是技术本身,而是应用模式和用户需求。1991 年成立于英国剑桥的ARM公司有着很简单的定位,从事基于RISC技术的芯片设计开发,其产品以高性能、廉价、耗能低著称,应用非常广泛。更重要的是,ARM本身不直接生产芯片,而是出让设计和技术许可给合作伙伴,收取产品售价1%的授权费。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半导体生产商都在从ARM公司购买其设计的ARM微处理器内核。

尤其是ARM架构中所采用的精简指令集,小巧和简洁的优点在计算过剩时代中非常抢眼。这类处理器目前已经几乎垄断了智能手机领域,市场份额超过90%。根据ABI Research的预计,未来几年内,智能手机会越来越流行,并将占据全部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正在向便携终端市场大举渗透,2010年的超便携PC市场中,英特尔和ARM的份额分别约为75%和25%,但预计到2013年,ARM就会完成对英特尔的超越。

这种以开放和合作为出发点,并围绕自身核心优势进行横向融合的思路成为新时代最突出的技术发展特征。

苹果公司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很多人都说苹果在新10年里的几款重量级产品是革命性创新,但其实所谓的革命性创新,无非是从量变到质变。对iPhone、Apple TV、iPad等等终端产品的工业设计、用户体验和体系控制是苹果自成立起就不断积累和完善的核心优势,苹果利用iTunes和App Store将其传统优势释放并扩散,并坚定地走上了开放和融合之路。

自2006年开始,苹果放弃曾与IBM合作研发的PowerPC芯片,向英特尔的x86架构全面转型,这是苹果在新10年中意义最重大的一次技术选择。随后,iPhone和iPad发布时苹果又选择了ARM架构的芯片,并引入多点触控和重力感应而与用户体验密切相关技术。在内容和应用层面,苹果的合作伙伴几乎遍布各大产业,如CNN、派拉蒙、YouTube、谷歌、耐克,以及iPhone在全球发售时所选择的当地运营商。

从这个角度看,上个世纪因为固步自封而滑入深渊的苹果竟摇身一变,成了业界最开放的公司之一。

互联网蜕变

自从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商用领域以来,其本身就迅速转变成了一种技术平台、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在大范围地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新兴应用技术被嫁接其上,内容越来越丰富,并以此种方式完成了一次次蜕变。

第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嫁接,是独立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搜索引擎公司出现。搜索技术可以很轻松地帮助人们查找、过滤、获取信息,并去自己想去的页面,而商业化运营,保障了技术的连续性。

用户似乎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应对信息过剩的手段,由此大大提升了互联网上信息流动的效率。和那套并不算高深的网络爬虫原理和页面排序算法相比,谷歌和百度的成功,更多是源于它们在技术之外的环节,比如独特的广告售卖模式。

互联网上出现的第二次意义深远的嫁接,是一波来势汹汹的新技术应用浪潮,蒂姆·奥莱在2004年末将这波潮流归纳为“Web 2.0”。Blogger Don曾解释说,Web 2.0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许多互联网观察家认为,从本质上看,Web 2.0只是一个归纳出的概念,总结了Web上集中出现的一些模式,Web还是那个Web,不过变得内容更丰富、用户黏性和工具性更强。

在当年,UGC(用户产生内容)、去中心化、自媒体、长尾理论、参与式架构等等概念和理论层出不穷,Web的面貌几乎被彻底改变,用户从先前被动获取和读信息而转变得更加主动,更具参与性。一大批新经济领域内的新星、超新星诞生,那是一场草根的狂欢。

但时至今日,当年的Web2.0潮流早已归于平静,沉淀下来的似乎只剩下了SNS和视频分享,这两个与流量紧密相关的模式。流量为王,并将流量变现,多少年来,这仍然是互联网商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今年8月,《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继长尾理论、免费经济学之后,再次提出了一个惊人论断:Web已死。他认为,商业的牟利性会让Web逐渐趋向于封闭、私有,并且会通过精细化的用户体验,直接让用户掏腰包,而不是通过漫无目的横幅广告盈利。同时,商业的积极介入,让大者更大。比如Facebook控制了超过5亿人的私密交流,与其说它是个Web站点,不如说它自身就是个网络。再比如,排名前10的网站在2001年占据了美国31%网页浏览量,在2006年占40%,而到了2010年已占到约75%。

安德森觉得,在已经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桌面互联网时代早已习以为常的访问Web的方式和习惯,会被嵌在各种智能移动终端上的一个个应用程序所改变。互联网观察家洪波并不同意安德森的观点,“在iPhone上打开浏览器中的Gmail,其体验与本地应用几乎无差异甚至更好,但用户可能还是更喜欢打开一个应用而非浏览器。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并不是Web已死,也不是商业的力量,而是那些终端设备自身的局限”。

实际上,Web技术的发展,让Web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这正是移动互联网能够风云突变的最关键的前提。同时,移动互联网的迅速进步,不是弱化了Web,而是更加强化了Web的地位。因为大家无论是通过浏览器还是通过应用程序,其实仍然是在访问Web。

谷歌很快就将推出面向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商店Chrome Web Store,完全基于Web技术开发,在该商店中,用户可以买到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你当然也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打开一个浏览器来运行应用。另一方面,W3C组织正在制订第5代超文本标示语言HTML 5的标准,这被称为近10年来Web标准最巨大的一次飞跃。HTML 5的第一份草案已经在2008年年初发布,业界普遍认为,曾经叱咤Web多年的flash将由此受到巨大冲击。

至少在今天,Web是不是已死还是个见仁见智的论题。不过,由于用户利用Web的方式空前多样,传统概念中的软件已经面临消亡。这和企业级市场上的软件服务化的技术潮流不谋而合。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