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接下来我又要为迅雷辩护了,那不是迅雷的错:
因为失败是必然,天道所致,不以迅雷的意志为转移。
绝大部分时候,发生了文件传输的两位用户之间的关系,不会超出QQ的用户关系范围之外,如果你我之间已经在QQ上建立了关联,那么,你我何必舍近求远反过来为了传个文件而注册迅雷帐号呢?正常的用户自然不乐意了,干嘛非要那么麻烦用迅雷来传输呢?
其实你我之间并没有那么遥远,不过彼此就差了注册个帐号这么一步而已,但这简简单单的一步之遥就是腾讯给整个互联网的壁垒,用户永远不会跨过去,于是腾讯万世不败,而迅雷,结局必然。
也许到了今天,那些洞悉天机的智者至今也困惑不已,为什么一步之遥的距离,用户却不能跨过去呢?这跟懒人法则是没关系的。
答案是:
那不是一步之遥,而是N步之遥!
数据说话,定量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有QQ帐号,以我为例,中性用户,时而每天登,时常一个星期都没登陆过,QQ好友247名,数量中等吧,假如我要给其中一名好友A传文件,我将有两种选择:用QQ传,或者让A注册账号,用迅雷传给他。两种选择看似只差别了一步,其实不然,因为A只是我247名好友中间的一位,即使这多余的一步我不介意,并相信A也不介意,但其他246名好友呢?下一次换个人,我还要建议对方注册个迅雷帐号吗?人家不骂我神经病才怪了。
古语云三人成虎,三重足以改变人的立场,何况247重阻碍?
你有多少好友,迅雷和QQ的差距就有多少步!
于是,最终,我们连迅雷早已经支持用户间文件传输服务都不知道……
同样的结论应用到google wave,你的email有多少联系人,用户的心理阻碍就有多少重。
(二)穿越死亡之谷
尽管如此,google对wave的野心还是太悲观了,因为,这并不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明确定位了问题出在哪里,破解之法就不难寻找。
我们知道,email跟QQ是不一样的东西,在《微博通讯与即时通讯对决》一文中,越石提到了一点,@这个符号,是一种通用通讯协议的象征,若没有这个符号,那么通讯就变成了私有协议,email那些乱七八糟的协议之所以必要,恰恰就是为了满足互通互联的需要。即时通讯本质是以一种私有的通讯规则取代了通用规则,当然,如果QQ当初接受互通互联,那么今天的即时通讯跟email就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服务商需要好好的沟通这个通讯协议。
那么,反过来说,这个通用通讯协议就是email本身不存在多大忠诚度的原因。既然email本身不存在用户忠诚壁垒,那么理论上,一个新的通讯平台来颠覆email是可能行得通的。
Google wave之所以失败了,不是因为他必死无疑,而是因为google太心急了,或者说太直接了。还是孙子兵法指示,以迂为直,避开正面取代。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纡尊降贵,支持email通讯协议。如果google wave与email能像163邮箱和QQ邮箱那样正常通讯,那么首先,已有的wave用户的忠诚度就可能培养起来,不至于直接被摧毁。然后,然后google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了,稍微把用户体验搞上来,功能强大的东西,又没什么后顾之忧,慢慢的慢慢的,用户就过来了,多了,就成气候了。
这是个比较搞笑的结论,google想颠覆email,首先必须亲近email。
所以,虽然google wave失败了,但是这个技术还在,要卷土重来不是没有可能。当然,最大的可能是google把希望寄托在给gmail身上。
9 7 3 1 2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