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剪不断、“心瘾”总不死,但就是没有个解决办法。谁来为“网瘾人士”点亮一盏明灯?
2009年从春到冬,“网瘾”一词频繁出现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网瘾少年被殴致死事件、自杀事件,冰城“孟母”十迁戒不掉儿子网瘾,混乱的网瘾治疗市场……“网瘾”成了许多家庭挥之不去的梦魇。一边是许多家长和孩子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痛,一边是人们对网游和网游开发商的质疑,网游到底是不是诱发网瘾的原罪?有玩家甚至称,我国网游均属上瘾式设计,市场亟待规范。
网瘾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办?谁来帮助我们?这是社会的共同心声,也是网瘾家庭的最大呼声。对此,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在加强内容监管的同时,不断采取技术手段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等专项行动并已取得较好成果。但是,“瘾”容易戒掉,最难戒掉的是“心瘾”。日前,文化部部长蔡武就指出,加强监管到位将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推动整治行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文化部新政频出打响了网瘾“狙击战”,在09年末给降低网瘾危害多了一份期待。
网络游戏是原罪吗?
出现这样一个尴尬的现象源于目前还没有治疗网瘾生理或心理的“解药”,因此,当家长恳求“救救孩子”的时候,不少专家只能痛心地告诉家长:为时已晚!往往这时候,社会将网瘾的原罪归到了网游上,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网瘾跟网游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提到“网游”这个词,可能会触碰到很多网瘾家庭的痛。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播报的“沉迷网游疯狂买虚拟装备,80后女孩透支信用卡被判刑”案例,毁掉的不单是一个家庭的安宁,更是一个青年的前途;又有多少少年沉迷网游为升级抢劫杀人的教训历历在目,成为社会的悲哀。还有,从今年年初掀起的“偷菜”风潮一直持续至今,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其开始与 “沉溺自闭”、“现实焦虑”、“不良取向”等负面标题绑定,也常被定义为少年网瘾、夫妻离婚、白领被炒的“罪魁祸首”。
但也有另一些声音表示,网络游戏是对人们的一种心理补偿,适当玩玩也未尝不可。一段时间以来,央视《新闻直播间》持续报道了“网瘾少年”的问题,对某些网游给自制能力差的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度报道。同时,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央视又对具有中国风元素的一些作品给予了肯定,并强调绿色网游的重要性,可谓有杀有捧。主流媒体对网游的观点转变又说明了什么?
诚然,一个个生命的陨落或是前途尽毁,任谁的心都在隐隐作痛?但是否归咎为“网游惹的祸”仍待推敲。不论如何,痴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与服用毒品成瘾一样,危害深重,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早期干预,玩网游的“度”是个关键。
9 7 3 1 2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