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教授王绍光在总结实现社会良治的八个能力中,指出:“社会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势力,政府应该有能力把所有的社会势力引导到制度化的渠道里边来表达意见、参与政治,不要让它在体制外去表达意见,参与政治,因为那样就乱套了。不要用非正规的方式,示威、游行、烧车那样的方法来表达。但它的前提是政府要有制度内的渠道,你没有这个渠道的话,它很可能就用制度外的方法来表达了,这叫吸纳的能力,你要有能力吸纳就好了。整合是什么意思呢?社会各个团体的意见表达了,参与了,但他们的意见可能是很不一样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你要有一套机制,使他们互相矛盾、甚至尖锐冲突的要求,能够得到协调,加以整合,最后变成政府的公共政策。其实如何使这些意见得以协调,媒体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传播本身的优势特点决定了它的社会教化和整合效果会更好。
互联网拓宽了政治活动的空间
问:互联网对拓展政治活动的空间有哪些作用?
高新民:互联网可以成为开展各种政治活动的有效平台。一是成为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平台。公开是民主的前提,是衡量执政党与政府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数。互联网的发展为政务与党务公开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与手段,有关方面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方式把需要公开的事项传递到多个城市与村庄。在基层农村,我曾看到某些乡镇把村务、特别是村财务收支的明细账输入电脑,任何人都可以前来查询、质疑,以利于群众监督。二是实现公民权利、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如每年“两会”之前均有大量网民通过互联网向“两会”建言献策,温家宝总理亦曾上网查看网民的意见与建议。三是可以成为党组织活动的手段。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候,一些基层党组织就通过网络开展党的活动,如发布活动信息,上党课,交流思想,甚至利用网络办理发展党员的某些手续。当然,从通过网络开展党的活动来说,仍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利用。比如,建立党内上下沟通机制,通过互联网,可超越时空限制,实现领导者与群众的互动,真正形成上下良性互动的局面。可见,只要我们愿意积极使用互联网,就能够从中开拓出更加宽广的活动空间。
周静:媒体是公众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形成公共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重要工具。公众依靠网络掌握各方动态,了解公共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