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在,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具备了利用互联网的客观条件,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地方官对网络文化不感兴趣,对“网络政治”更加不闻不问。对待互联网政治,应有怎样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
沈宝祥:适应互联网政治发展的要求,要有新的思维,要创新工作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增加透明度,直面群众。互联网政治的特点之一,是民众与领导者直接公开地互动。我们有些领导者不习惯于面对面地同公众讨论问题,仍强调通过所谓正常渠道提意见。他们习惯于暗箱操作,对讲透明度很不习惯,甚至有一种恐惧心理,动辄采取简单的堵、盖、封等手段,这是民主意识不强的表现。在互联网政治中,直接公开地互动,这就是正常渠道。
当然,我们也要强调,应当理性对待互联网政治。在我国,互联网政治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上网的人还不很多。所以,有人提出疑问,互联网上的民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反映了民众的呼声。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但总的来看,在我国,对领导者来说互联网政治还是新事物,也是一种挑战。党中央对此极为重视,作为领导干部,要勇于接受网络的挑战,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的高度,因势利导地推进互联网政治的健康发展。互联网政治的发展,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主动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掌握主动,把互联网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式来倡导,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网上大字报”为什么不可取,如何利用网络整合民意
问:对于我国的众多网民来说,互联网政治也是新课题,是不是也有一个如何正确参与的问题?
沈宝祥:参与互联网政治,无论是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提出建议,还是对政府和领导干部提出批评,都是严肃的事情,都要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些网民发在网上的言论,非常随意,不负责任地说话,被人们称之为“网上大字报”。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大家都有责任来设法避免。
周静(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承、交流、创新的主要载体,也是一个国家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