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尤其是中秋节以来,台风似乎成了“常客”,频频“造访”。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动不动就是“强”或“超强”级别,时不时就登陆一下,不仅会“扎堆儿”,有时还“组团”。
气焰之嚣张显露无疑。那么,近期台风为什么如此疯狂?
台风前期默默无闻,后期“疯狂”造访
今年上半年,在超强厄尔尼诺的“镇压”下,没有台风生成,而常年同期生成4个。可在厄尔尼诺隐退之后,洋面上台风开始活跃。而在入秋后,台风近乎“井喷”,大有一种“秋后算账”的感觉。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9月1日-10月19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1个台风生成,占今年以来台风生成个数的50%(常年9-10月生成台风8.5个,占全年的33%),较常年同期偏多2.5个。11个台风中有8个最大风速超过12级,占生成台风的73%。
其中,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高达70米/秒(17级以上),为今年以来全球海域最强台风。
它于9月15日凌晨在福建省厦门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48米/秒)。“莫兰蒂”也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的最强台风。
航拍强台风“莫兰蒂”肆虐后的厦门工地(图片来源:中新网)
谁解除了台风的“封印”?
今年台风“后劲儿”那么大,到底是因为啥呢?
首先一点,“秋台”本疯狂。
所谓的秋台,一般是指九月以后生成的台风。根据统计数据,秋季平均生成台风10.9个,仅次于夏季的11.2个,秋季达到超强台风级别的台风个数有时比夏季更多,9-10月超强台风的个数往往要占到当年超强台风个数近一半。另外,秋台风往往路径诡异多变,造成的灾害损失也较重。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Why?
我们知道,台风发展壮大的能量之源主要是海洋中的热量。夏秋过渡季节,太阳从北向南移动,就会导致海温偏暖,海面蓄积的热量越来越多。能量供给充足,台风长得也会比较“强壮”。
进入秋季以后,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随着这一影响台风路径主力的“式微”,与其他系统势力逐渐形成“势均力敌”之态,加之南海的复杂地形,所以往往导致台风“不走寻常路”,路径诡异莫测。
此外,秋季台风往往容易与北方南下冷空气相结合,形成台风倒槽,给台风北部地区带来极强的风雨影响,影响范围较大,灾害损失也更为严重。
其次,拉尼娜来“助力”。
2016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距平指数达到-0.53℃,标志正式进入拉尼娜状态。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以下简称海温)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当这片东西长上万公里,南北宽上千公里的海域,气温低于常年平均值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图为2015年11月以来Nino3.4区海温距平逐周演变(海温偏低0.5℃为拉尼娜状态)。(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研究表明,拉尼娜影响年秋季台风相对活跃。历史上由厄尔尼诺转为拉尼娜的年份(1973年、1983年、1988年、1995年、1998年、2007年和201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温偏高,秋季台风个数占全年比例高。
除1973年(42%)和2010年(43%)外,其余5年秋季台风生成个数均占全年总数的一半以上;除1983年(38%)和2007年(45%)外,最大风速超过12级的台风个数占生成个数的比例均超过50%,其中1973年达100%。
秋季后期,7年中最强登陆台风是2010年10月23日登陆的第13号台风“鲇鱼”,登陆时最大风力达到12级。
今年的台风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规律。当前,由于拉尼娜持续发展,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超过0.5℃,部分区域异常偏高1.0~1.5℃,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跃,生成台风偏多,强度偏强。
同时,拉尼娜的威力在其他地方也逐渐显现:如8月以来,澳大利亚南部、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基斯坦、朝鲜、尼日尔、马其顿等地出现暴雨洪涝。8月上旬热带风暴“伯爵”造成墨西哥至少40人死亡,9月初飓风“赫米纳”袭击美国佛罗里达,10月上旬十年来最强飓风“马修”重创加勒比海地区。
▲飓风“马修”过后的海地
附赠绝技:台风来了怎么办?
1、尽量不要外出。待在房屋里的人,应小心关好窗户,用胶布在窗玻璃上贴成“米”字形,以防窗户玻璃破碎。
2、如果在室外,千万不要在临时搭建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雨,以防被砸伤。如台风伴有打雷现象,则要采取防雷措施,特别不要在山顶和高地停留。
3、正在开车的人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4、如果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避雨。
5、在水面上的人(如游泳或水上作业),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