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组织(ILO)一项研究发现,在未来二十年内,东南亚五国逾半数劳工很有可能因设备自动化而失去工作,尤其是服饰业。
研究指出,柬埔寨、印尼、菲律宾、泰国及越南五国约1.37亿名劳工,或56%受薪员工,都名列高风险项目当中。
“以低薪劳力竞争的国家需要重新调整。价格优势已不足以因应情势发展,”ILO雇主活动局主管Deborah France-Massin称。这份报告指出,劳工必须接受训练,与数位化机器一起更有效率地工作。
东南亚国家人口超过6.30亿人,为纺织、汽车及硬碟机等制造业的中枢。
在本区域从事纺织、服饰及鞋类等行业的900万人中,64%的印尼劳工很有可能因为自动化的关系而丢掉工作,越南则高达86%,柬埔寨则达88%。
柬埔站的成衣制造业雇用约60万人,当地有来自阿迪达斯(Adidas)、玛莎百货(Marks and Spencer)及沃尔玛(Wal-Mart)等零售商的订单。
由于越南与主要市场签订了一些新的自由贸易协议,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因此当地鞋类及纺织行业投资创纪录新高。越南为美第二大服饰供应国,仅次于中国。
ILO指出,包括3D印刷、可穿戴技术、奈米技术以及机器人自动化等等,可能打乱该行业运作。ILO称,“机器人在组装方面有所改善,价格更为低廉,且与人类合作的程度也有所提升。”
在上述研究分析的五大行业之中,受自动化冲击风险最大的是纺织业、服装和鞋类行业。上述五大行业中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气、商业流程外包和零售。
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印尼有超过60%的受薪者、泰国有超过70%的受薪者面临着工作被取代的风险。
报告称,东南亚的汽车行业2015年是全球排名第七的汽车生产地,有逾800,000雇员。
有“东南亚的底特律”之称的泰国是全球顶级汽车厂商在该地区的生产和出口中心。其汽车行业产值占泰国GDP的约10%,其雇员数量占制造业雇员总数的10%。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