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系统 >> 系统动态 >> 正文

对比国外,谈谈中国电影如何摆脱五毛特效

2015-8-22不详佚名
emble表示,工业光魔的流程非常行之有效,“看我们的作品,五年前的可能没那么好,但近年来和工业光魔合作的作品都有一个质量上的保障。”

沟通:不能把特效团队从剧组割裂出去

每一项需要多人协同完成的工作都需要沟通,这并不限于电影领域,更不限于特效行业。但由于电影特效天然的技术壁垒,很多剧组把前期筹备、拍摄和特效制作割裂为少有交集的两部分,而这正是电影特效制作的大忌。想获得好的特效效果,从电影项目启动之时起,剧组前期团队就必须和特效团队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

很多电影的特效制作由多家公司共同完成,这时沟通的工作就更加复杂。《太平轮·彼岸》聘请多家特效公司参与了制作,以韩国的Mofac为主,其他公司还有中国的视点特艺(Techinicolor)、韩国的Digital Idea等,这些公司通过Mofac统一管理,然后由Mofac对接导演工作室。

《太平轮·彼岸》韩方特效总监金哲珉介绍,“首先在制作开始前,要确保所有的特效公司对所制作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Mofac的视效指导在导演工作室与导演、剪辑师、中方的视效指导先进性充分的沟通,确认导演的想法和所有镜头的制作要求。然后他们再与其他负责个别场次的特效公司沟通具体制作要求。针对关键场次,导演先通过简单的图片确认气氛、位置等关键因素。图片确认后,特效公司制作出初级带动画的镜头,再与导演确认,最后才制作最终效果镜头。”

Christopher Bremble坦言,国内的电影导演对特效制作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一类导演,像宁浩和贾樟柯,他们不会太过问中间的细节,如果他们能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他们要的是什么,那我们也能够帮他们完成。另外一类,像张艺谋和陆川,他们对中间的过程非常地上心,会想看到不同的版本,了解到制作的进度,这也是很好的一种模式。”除了Christopher所提及的这些导演,还有很多导演对特效制作所知甚少,自己又不能准确描述想呈现的最终效果,或者对特效制作不够重视,很少在前期筹备、拍摄时有意识地配合,结果是特效质量难以保证,反复修改也增加了特效制作的成本。不过随着中国电影工业越来越成熟,国内电影导演对特效知识的掌握也越来越深入,王磊表示,徐克和乌尔善就是他合作过的导演中对特效制作的工业化体系很了解的两位。

另外,国内电影剧组中专业化人才的配备近年来也更加齐备,像Ellen Poon这种片方聘请的整部电影的特效总监在国内电影剧组中越来越常见,在导演对特效技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很好地沟通前期团队和特效团队。另外,也有如《太平轮·彼岸》一样,聘请Mofac这样的特效公司担任“中间人”的角色,由它统一管理由多家特效公司组成的特效团队。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QQ:1175525021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