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取下金属屏蔽罩;
p.主板展示;
q.金属框架内侧;
4、拆解感受:
作为一款酝酿了近500天的产品,一加手机2寄托着很多人的期待,在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熟悉与陌生参半。我们把1代和2代放在一起对比了一下,它们的造型或者说形状几乎一模一样,包括上下和背部的弧度,但是乍看起来好像又不一样,原因就是一代为“悬浮屏”,四周有一条银边,看起来层次感比较强,而一加2则注重一致化的视觉效果,因为其前面板显现出来的部分整体为黑色,那种熄屏后的一体感更强。另外,由于采用了全金属中框,一加2的手感也要更加厚重一些,边框的处理看起来很像MOTO X,金属倒角打磨得非常有质感,上手之后给人一种很扎实的感觉。
不过,在外观方面,还有一些地方需要“适应”,例如正面的指纹识别按键+两侧的背光虚拟键,这个组合与前面板搭配在一起,看起来稍显不协调。反复观察之后,发现问题还是出在指纹识别键的形状上,看起来稍微扁了一点,而且由于都是黑色,很像是听筒放大了的效果。另外一个就是背部,此次一加2的摄像头整体位置下移,而且包边的形状也与整体机身相似,这应该是为了保持视觉一致性,但习惯了在上面,突然变换多少有些不适应,再加上我们拿到的是工程机,后盖下方还没有打上生产商及相应标识,后背整体看着有点突兀。当然,对于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是我个人的喜好,或者说是观感吧。
值得一提的是,一加手机2的多材质后盖明显要更加靠谱,它们都达到了量产水准,在种类上也有增加,工艺各方面更加成熟,上手之后的触感明显比国内同类型厂商的产品更为舒适。
此次,一加手机2在工艺上最突出的改变就是中框采用了阳极氧化的铝合金材质,强度比上一代提升37%,更加抗刮划、耐腐蚀。经钻石刀的精细加工,亮哑对比带来明暗分明的光泽,呈现均匀纤细的金属质感。精致的R角,舒适过渡掌心,并采用成型刀工艺,弧度经过细细打磨,在满足视觉审美的同时,保证更佳的握感。
与前代一样,一加手机2的内部结构同样采用了三段式设计,上方为安放核心部件的主板,下方则是承担一些辅助功能的副板,电池位于中间位置,两块主板通过软性印刷电路连接。选择这种结构,一方面是对于设计的继承,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稳定性的考虑,使用相对熟悉的结构,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增强整机功能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一加手机2对于内部线路结构以及排线处理都做了重新优化,相比上代产品,集成度更高,细节处理也更加完美,减少了不必要的排线使用。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拆解的难度降低,步骤也明显减少,从装配角度来说,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内部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散热处理,为更好地将CPU热量导出到铝合金中框,一加手机2在CPU和屏蔽罩之间填充了导热凝胶,使得导热凝胶和CPU、屏蔽罩都可以充分接触。而屏蔽罩的材质也换成了铜合金,铜的导热系数远大于常用的不锈钢,再配合3层石墨片将接收到的热量快速散开。同时,为降低LCD背光和驱动IC的发热,一加2在LCD背面增加了1pcs 25um的石墨片,使得背光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开。另外,在下盖上也留出了3层石墨片的空间,将背部热量从整机上端快速运送到下端,使得整机背部热量分布更均匀。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