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4的不锈钢框架不一样,5的整体都是围绕着Unibody后盖来展开,这个后盖需要CNC出来安放主板、摄像头、尾插排线等细小构造,例如屏幕总成则依旧通过卡口卡在机身上,做手机的都知道,卡口是很难控制好精度的地方,大多数的做法是通过胶水解决。
在一样用Unibody的Touch5和iPad mini上面,屏幕是通过胶水跟机壳粘合,在iPhone5上,苹果也可以这样做,但是这样做就是对结构的妥协,但是大部分厂商都是通过胶水粘合,即能做到精度又能省事。
我们再来看看iPhone5之后其他Unibody手机是怎么做的。
这是HTC ONE M7,当时风靡一时,通过拆解可以看到,它的Unibody后盖上面边缘是有一圈注塑,还有胶水,而且,它的后盖就只是一个后盖,主板等全部依附在屏幕那边,在结构复杂度上面先比iPhone5略逊一筹,说白点就是这样做更简单,但是M7的背部弧线也是一个CNC难点,如何让弧线平滑过渡需要付出多一点工时。
再来看看ONE系列的第二代M8,这一代有了进步,变成了全金属,虽然舍弃胶水改用卡扣,但是仍旧只充当后盖。不过放眼全球,它也是第二好的Unibody设计了。
说到iPhone6了,当我看到iPhone6的谍照的时候,我不相信这是苹果的设计,这粗壮的天线条成了大家集体吐槽的焦点。
跟5对比发现,它把iPhone5后背的陶瓷玻璃都剔除了,手机外观就剩两个大组件:屏幕和机身。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全金属,这也是苹果追求一体性的极致体现吧。
苹果两年做一个ID,这两年里面,也许出了上百种设计,最后选择这种设计,也有它坚持的理由,手机越来越大,再延续之前四平八稳的ID,显然有点不适合持握,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的物件里面,方正的东西占绝大多数,这样的设计是更讨喜,也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但如果苹果依旧把iPhone6做成5的样子,做更薄,出来的效果必定会比现在的样子好看,但是那样怎样,那只是一种保守的设计。
所以,苹果必须拿出一种全新的设计来挑战自己。
改变风格后的iPhone,从方到圆,机身变大,做成弧形的边框利于握持。这样还不够,苹果把屏幕也要做成大2.5D与边框相匹配,做到手机的侧面中心对称这没什么,iPhone4以来很多手机都可以做到,但是在弧形边框上要做到几乎完美对称,目前还没发现比iPhone6更好的了。
弧形边框的CNC加工难度比5的直面要更难,我觉得最难的是屏幕的弧形跟边框弧形的匹配问题,要把这条弧线做到不断层,就是弧线顺畅过度,这对于组合件来说难度太大了。
没有靓眼的高光边,没有了方正的外形,看上去必然是没有了iPhone5的精致感。更要命的是还有突出的摄像头、过粗的注塑条。如果说iPhone5是方正、规整、闪耀,那么iPhone6相对低调、内敛、华实。
单论制造难度的话,iPhone6的难度是要大过5的,它要克服信号问题,6支持的频段比5要多,但是却把5上面的玻璃去掉了,完全的一体金属,还加入了NFC功能,这些对机身的设计提出了严重的考验。
现在市面上也有了一大堆把边框做成弧形,正面一样2.5D玻璃,有的也在背面贴个2.5D玻璃,出来的成果也只是材料的堆叠而已,从来没有哪一部手机做到了iPhone6这样的浑然感,哪怕两部手机的价钱一样。
后记:
这三代产品里,iPhone4最为坚实,iPhone5颜值最高,iPhone6更像是成熟之作。通过迭代发现,苹果一直在一体化金属机身上面前进,iPhone4的边框到iPhone5的金属机身,最后iPhone6更彻底的全金属,制约苹果的只有信号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当外界在夸赞以乔纳森为首的苹果工业设计团队的同时,也请给他们优秀的结构工程师和射频信号团队一点肯定。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