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广东破获1.2亿元电信诈骗案

2011-10-9南方都市报佚名
“5·13”特大跨国跨境电信诈骗案缴获的涉案银行卡
“5·13”特大跨国跨境电信诈骗案缴获的涉案银行卡

一个“110”来电,转眼就能骗走几百万元。今年年初以来,广东等地连续发生以司法机关办案、小额贷款等名义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广东公安机关迅速立案侦查,发现一个由台湾人组织策划,诈骗电话窝点设在大陆、台湾以及菲律宾等东盟国家,转取赃款窝点设在大陆、台湾,改号平台设在上海、广东,专门针对大陆、台湾居民实施诈骗的特大跨国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总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人民币,作案区域涉及境内24个省份和境外台湾地区及菲律宾、泰国、越南、印尼等东盟8国。昨日,广东省公安厅向媒体披露这起史上最大电信诈骗案详情。

小额贷款诈骗牵出惊天大案

据悉,案件起源于广州今年5月13日发生的一起小额贷款诈骗15万元的案件,因此被称为“5·13”专案。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发现该案件与中山市戴某被诈骗500万元案、阳江市戴某被诈骗1106万元案等一批电信诈骗案件均为“5·13”专案诈骗团伙所为。

警方介绍,“5·13”专案诈骗团伙由电话机房、开卡团伙、转账水房、车手团伙四个基本组织构成,其中拨打或接听电话的犯罪窝点被称为“电话机房”,广泛分布在大陆、台湾以及印尼、越南等。每个“电话机房”按照分工分为一、二、三线人员。一线人员由中国大陆嫌疑人拨打电话,持大陆口音,冒充各地公安机关。 “拨打电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随机拨打,叫做乱枪打鸟”,警方一位负责人介绍,“另一种就是找到一些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后,有针对性拨打。”

据悉,由于使用了如透传、任意显号等技术手段。诈骗团伙拨打市民电话时,对方电话会显示包括“110”在内的各种号码。一旦对方开始上当,“电话机房”的二线人员就会解释,称受骗市民因涉及洗钱、吸毒等案件,受到公安机关调查,并要求市民报出银行卡号,并详细列出银行卡及每张卡的存款数额,并要求其存到“公安局安全账号”,以“保证资金安全”。如果市民继续受骗,诈骗团伙就将电话转给三线,将款项打入指定账户。

随后,分布在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的“转账水房”立即启动,通过网银转账,层层分解赃款至“开卡团伙”办出的大量银行卡中。最后,由至少两个车手团伙,17名犯罪嫌疑人,手持大量大陆银联卡将钱提出汇总,再以大额现金形式存入新账号。警方介绍,取款地点最初选在中国大陆,后来改在东南亚各国,甚至有些转到台湾地区。

高薪招徕下线国外别墅“上班”

警方透露,诈骗团伙的组织头目以到东盟各国打工为名,想方设法组织国内年轻人到当地。随后,以月工资过万,诈骗成功可提成数十万元为诱饵,将其安排在国外租下的高档花园别墅中。“这些别墅前面带着花园,后面带着游泳池。大多别墅是两三层,里面有十几个房间,最大的有二十个房间”,上述负责人介绍,“嫌疑人租到房子后,把窗帘拉上,在里面工作,在里面打电话,不被外面人看见。”

南都记者获得了一份犯罪团伙制定的“公司员工守则”,守则第一条明确要求,员工每天上午8点50分到达办公室,“9点05分前,必须拨通第一通电话”。守则第八条,“员工必须履行保守公司的商业机密的义务,不与家人或朋友及工作无关的人谈论公司工作流程”,同事之间在公司内外甚至电梯里也不能谈论工作内容。守则甚至要求员工,“上班着装不能过于暴露,不能穿没袖衣服超短裙”。

而在另一份电话记录上,一名员工一个下午拨出了至少20个“业务”电话,记录本上除了标明对方身份信息及电话号码,还详细注明事主接听电话后的态度、接听时间以及有无再次联系可能等事项。

诈骗手法剖析

1 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在报纸上刊登贷款广告———答应给事主贷款并通过互联网传递一份“贷款申请表”———随后要求事主办理一张银行卡并开通手机银行———让客户与“银行负责放贷”的“客户经理”联系,以贷款需要调查流水账为由,要求客户存钱至新卡中———迅速利用手机银行转走。

●案例想贷款80万反被骗走15万

今年5月13日,广州市事主林某到辖区派出所报案,称其前段时间通过报纸看到盛业投资小额贷款广告,即按广告上的电话与对方联系,事主通过传真“贷款申请表”方式与对方签订了贷款80万元人民币的协议,但对方要求事主开办一个银行卡、开通手机银行,并拨打一个类似电话银行的语音电话让事主输入其身份证号、新开银行卡号和密码。事主操作后,对方称银行放贷前要审核,事主银行卡是否有相应资金的流水记录,提示事主只要存一笔钱到银行卡再取出就可以。当日事主将 15万元人民币存入,几分钟后,其账户内的15万元人民币已被人从手机银行转走。

2 冒充司法机关

采用假传票双重诈骗

拨打事主固定电话,称其有一张涉嫌犯罪的法院传票,要求按“9”与公安局联系———冒充公安人员应答,称事主在某地开办的一张银行卡涉嫌犯罪,要求事主报告该银行账户及存款情况———从互联网网络传真一份所谓的司法传票,如“某人民检察院强制性资产冻结书”,称具体情况可再咨询公安机关———再次冒充公安机关要求事主将款项转至安全账户,迅速取走。

●案例一“公证机关主任”转走500万元

今年4月29日上午,中山市事主戴某在家中接到一名自称法院工作人员的女子来电,称其有一张涉嫌犯罪的法院传票,具体情况可与福州市公安局联系。后对方将电话转至“福州市公安局”,一名男子告诉事主为防止被骗,可通过114查询福州市公安局的电话。随后,戴某查询得知福州市公安局电话号码。不久,他手机接到该号码来电,对方称他在福州市开的信用卡涉及一宗贩毒案,要求其将所有银行账户和存款情况报告公安局,并要冻结这些账户,并将电话转至公证机关“李主任”处。“李主任” 称可以不冻结账户,但必须清查账户。后事主按照对方提示,在手机键盘上两次输入光大银行的账户(存款540余万人民币)和密码,输完之后“李主任”让事主别挂手机。等待一个多小时后,事主感觉不妥,经查询得知该账号已被转出500万人民币。

●案例二“中央”来电骗走1106万元

今年5月17日,阳江市事主戴某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女性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戴某有一张来自河北省唐山市法院的传票,传票说戴某的信用卡恶意透支,唐山法院准备起诉戴某,如果戴某不应诉就要冻结戴某所有的资产,然后对方称将电话转到唐山市公安局。自称是唐山市公安局的民警,说戴某还涉嫌另外一宗案值200万的诈骗案,说该案已经惊动中央,对方又将电话转给来自中央的女性工作人员。一名自称是来自中央的女性工作人员说戴某的案情严重,要求戴某配合工作,否则就要查封戴某所有的资产,并要求戴某将自己的存款转到一个指定账号。从5月17日15时至19日 16时,戴某分14次一共转账1106万元到对方的14个银行账户。

警方防骗指引

●捂住嘴。骗子都是打酱油的。无论谁来电,只要涉及套取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账号和密码的,千万不要说,也不要在手机或电话上输入信息。

●擦亮眼。火眼金睛识骗子,无论谁来电,只要觉得来电人身份可疑,一定要多从正规渠道核实情况,多征求朋友、家人的意见。

●看紧钱。神马骗局都是浮云,无论谁来电,只要是要求转账的,在没核实情况之前,千万不要转。

●牢记三绝对

司法机关绝对不会打电话要求群众转账。

司法机关绝对不会通过传真发送传票等法律手续。

司法机关绝对不会设立“国家安全账户”。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