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Surface 概念推出以来,市场对平板和笔记本融合得概念产生了热议。去年年底微软推出了Surface RT,但因性能有限,硬件一般以及软件稀少的问题让其难以跟iPad之类的平板竞争。时隔3个月后,微软推出Surface Pro希望一雪前耻。它带来了Laptop级别的硬件,1080p的高清屏幕,Wacom绘图笔以及旧软件的支持。Pro版本似乎就是我们期待的Surface,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外观与设计
“个性十足的外观配合顶级的制作工艺”
Surface Pro的正面大小为 275mm x 172mm,与Asus Transformer差不多,与iPad比的话会长出来一截。机器厚度为13.6mm,重量为2磅,比市面上大部分的移动平板(包括Surface RT)要厚差不多5mm,重半磅左右。主要是因为Surface Pro使用的是笔记本的芯片组,所以需要更多的空间用于配置风扇和散热口。当然如果与配置类似的超极本相比的话,Surface Pro在便携性上面还是有优势的。
Surface 的外观设计很刚性,棱角分明,机身充斥着强烈的线条感。从四四方方的正面,到梯形的侧面,甚至背面的支撑板,都跟市面上一般的边框圆润的平板(例如iPad和Galaxy Tab)产生强烈的对比。为了进一步增加产品的辨识度,微软用他引以自豪的“VaporMg-镁合金”材料来制作机身。镁合金外壳非常轻薄而且硬度也很高,但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每一个镁合金部件都要经过100多个不同的步骤来进行加温、压制、打磨才能最终完成。外壳成品最薄的地方仅为0.65mm,却依然能很好地支撑和保护内部原件。成品拥有金属感非常强的哑黑色,它会因光线角度不同而泛出淡淡的金色,非常有特色。但这个镁合金外壳最让我喜欢的是它的表层。经过100多个工序加工后,外壳的表层有了一种类似于磨砂却又细腻百倍的触感。它看上去光滑,却不沾指纹;拿在手上有足够的握感,却不黏手。这可以说是我见过最完美的金属物料。
除了机身质感完美以外,机器的造工也非常的出色而且有特点。机器的背面藏有一个可弹出的支撑架,弹出时可以让机器立起来使用,十分坚固。合起时却能非常平整地跟机身融为一体,不留痕迹。机器下方和机器右侧分别有两排金属触摸点,分别用于键盘和电源的连接。它们都是使用磁铁进行定位,并且锁定后并不会出现零件结合不完美而摇摇晃晃的问题。更让人惊讶的是整台机器你找不到一颗螺丝,就连屏幕与机身之间也没有一丝缝隙。这让我十分好奇它是如何组装起来的。另外,Surface Pro的充电器非常小巧,而且还配有一个USB插口给你的手机充电,十分贴心。
除此之外,微软还给Surface系列设计了专属的配套键盘。分别是有按键深度的type Cover和轻薄的touch cover。它们都是通过磁铁固定到机器下方,非常的牢固。平时不用的时候还可以翻到正面来保护其屏幕。
但由于我上次进行Surface RT评测的时候已经测试过Type Cover,所以这次就用Touch Cover了。Touch Cover的厚度跟一个厚卡纸差不多,虽然没有按键深度,但它还是有压感的。它在硬的平面上面能带来非常不错的打字体验,但在腿上使用时就差一些。
如果你对打字要求比较高,我会强烈推荐你购买有按键深度的Type Cover。
屏幕
“无论显示效果还是功能,这都是一块业界顶级的屏幕”
Surface RT推出的时候曾经因为其拥有与上网本一样的分辨率而一度被用户吐槽。这一次微软为了一雪前耻,给Surface Pro配置了一个1080p的屏幕。屏幕分辨率大大提升了的同时,屏幕大小依然是10.6寸。这让Surface Pro的屏幕密度达到了惊人的208 PPI。虽然没有达到“视网膜”标准,但已经很难看到屏幕噪点了。
微软在这个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个叫ClearType的技术来进一步增加文字的锐度,以给予用户更好的文字阅读体验。屏幕的颜色十分准确,亮度也非常的高,唯一的瑕疵可能就是屏幕外层玻璃有点厚,所以有点反光。但仅就显示效果来说,这算是我见过最好的电脑(平板)屏幕之一。
Surface Pro的屏幕不仅显示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触屏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它有10点触摸支持,比之前推出的Surface RT版本多了一倍。这大大提升了多手指的辨识准确性,还让创造了两人同时使用它的可能性。
硬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虽然Surface Pro只比Surface RT厚不到5mm,但依然能够把一套1.7Ghz的intel 第三代i系列芯片组装到里面。当然还少不了4GB的DDR3内存和常见的蓝牙4.0,Wireless N。芯片升级带来的性能提升是显然易见的,系统使用起来比RT版本流畅很多。即使同时运行很多软件,也不会像RT版本那么卡。很多游戏的流畅度也比RT版本高很多,例如cut the rope等游戏就不会出现RT版本严重的掉帧问题。同时,不可忽略的是,Surface Pro的分辨率比RT版本要高,机器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要比RT多很多。
机器边缘的插口被升级了。USB 2.0插口升级成了USB 3.0进行数据传输;mini HDMI port变成了更为普遍的Mini display port进行视频输出;原来的micro SD卡槽被移到机器左侧上方,而且支持XC版本的micro SD卡,最多能达到2TB的移动储存空间(但现在能买到的只有64GB,而且很贵)。这里要注意一点,你可以通过Micro SD来储存文件,但软件都要装在机器的SSD里(我并没有找到改变软件商城安装路径的方法)。希望下一个版本的Surface能使用更为普遍的正常大小 HDMI插口和SD卡槽。
Surface Pro扬声器的位置设计不错,在机器的散热口左右各一个,形成双声道。扬声器的声音很大,对于一个平板来说声音也相当的清晰,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平时看电影和听音乐的要求。
Surface 像大部分平板电脑一样配置了两个摄像头。前方的摄像头跟屏幕表面平行,后方的摄像头却是带有坡度的,当支架立起的时候正好可以跟桌子平行,以便于给对面进行录像。很可惜的是,这两个摄像头的效果都十分差。他们两个都不到100万像素,只支持720p的视频,而且低光效果欠佳,颜色失真。如果灯光好的情况下视屏还能凑活,如果像别的平板那样拿出去照相还是算了。
型号选择
“64还是128?”
Surface Pro有两个版本,分别是$899的64GB版本和$999的128GB版本。如果你不是真差那$100,我会强烈建议你买128GB的版本。因为 Surface Pro使用的是完整版的Win8系统,64GB版本的Surface只有25GB左右的使用空间,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128GB版本合理很多,拥有差不多90GB的空间。
Wacom 绘画笔支持
“造工精良的画笔,精确的力度感应,能满足各种职业需要”
Surface Pro跟市面上别的平板相比还有一个重大优势----Wacom 绘画笔的支持。Surface Pro随机附送一支Wacom的绘画笔,这支笔的造工优良,甚至比在市面上买到的Wacom笔更加好一些。它的尺寸,大小,重量都跟一根自动铅笔一模一样。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通过笔上的磁铁粘在电源连接口处。但磁铁的吸力始终有限,把机器放入包内时笔很容易掉下来。作为一定程度上弥补的是笔的尾端有一个夹子,夹到衬衣或者书包上。
这个Wacom感应层拥有1024个层次的力度感应,即你能在屏幕上面进行专业水平的绘图和笔记。相比之下,大家熟悉的Galaxy Note只有200多个层次的力度感应。另外,笔的拇指处有一个按键,按下去是鼠标右键。在使用one note等绘图笔记软件时可以进行“选择”与“切割”等动作。笔的尾端有一个橡皮擦,在大部分笔记软件和系统自带的输入法里都可以像普通橡皮擦一样使用。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我以前写东西的时候很喜欢按自动铅笔来帮助思考。而这支笔尾部的橡皮擦刚好是可以按下去的,配合了个人的喜好的同时也不会浪费一大堆笔芯。 ^_^
用户体验
接下来我并不会进行平常的系统介绍,因为win 8作为一个系统要覆盖的内容实在太多,我们之后也许会为它单独做一个评测。这次我会重点说说Surface Pro作为手提电脑以及平板的用户体验。
如果只管硬件,Surface Pro作为一个手提电脑有两个优势: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而且 拥有一块高清的触摸屏。但这两个”优势“并没有带来正面的用户体验。
首先,Surface采用了背后支架以及可卸键盘的设计来节省空间。这大大影响了它作为笔记本的实用性。我们平时使用的笔记本都是翻盖式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来随意调节屏幕的角度。但由于后方支架的原因,Surface的屏幕角度是锁定的。所以当桌面比较高的时候,你要下意识地挺直腰板;当在腿上使用的时候,你却要弯起腰才能达到理想的使用角度。这给日常使用尤其是进行视频的时候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作为笔记本灵魂之一的键盘在 Surface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普通笔记本的重心在键盘下方,所以你打字的时候键盘是相当稳定的。但Surface的重心在背后支架和屏幕与键盘的连接处,所以键盘本身是处于没有支撑长期晃悠的状态。你在腿上或者床上打字的时候你会发现键盘总是一晃一晃的,大大影响了打字的速度和准确度。如果使用有深度的Type Cover也许还会好点,但如果使用Touch Cover的话,基本10个字母有5个会辨认不出来,非常烦人。
另外,desktop界面在10.6寸的1080p触摸屏里的用户体验相当糟糕。其实当时微软公布Surface的时候我就有想过这个问题。很多人用21寸 1080p的屏幕有时候都嫌小。Surface Pro是10.6寸,也就是说图标和文字大小缩小了4倍,可想而知有多伤眼睛。但后来得知win 8是有HiDPI的支持(在不影响画质和字体的情况下调节界面和字体大小,主要用于类似于MacBook Pro retina之类的超1080p的屏幕),我才松了一口气。
但拿到Surface Pro后,我才发现HiDPI功能只支持 “modern UI” (就是新windows的界面,之前叫metro UI,但后来微软被人告所以改名叫modern UI了),旧的Desktop界面并不支持该功能。虽然用户可以调节默认分辨率或者DPI来调整字体和图标大小,但这样会严重影响屏幕画质,让噪点会非常明显。
即使你适应了小图标和字体,你还会遇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按键过小,难以用手指触摸。最常遇到的例子就是关闭窗口时,经常会点到旁边的最大化键,而最大化以后又因为太接近屏幕边缘而没反应。这时你就必须使用触摸板,但Surface Pro的触摸板实在是太小太小了,而且在一个这么小的触摸板上微软还要给于单独的左右鼠标键来浪费空间。这给图标拖拉以及文本复制增添了很多的麻烦。当然,你可以通过Wacom笔来进行精确的点击。但由于后方支架角度原因,手的角度非常别扭。不出所料的话,你很快就会给它配一个鼠标。这无形中给标榜便携性办公的Surface带来一定的负累。
那作为一个平板呢?Win 8 的 modern UI界面可以完美支持Surface pro的屏幕。按道理,良好的触屏支持配合上Wocam绘画笔的支持后其必定能成为工作人士的好伴侣。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Surface Pro的大小和重量决定了它并不适合拿在手中操作。Surface Pro厚度为13.6mm,比其他平板厚约5mm。重量为2磅,比大部分平板重差不多1/4。现在很多人把iPad拿在手里都嫌重嫌厚,可想而知拿 Surface Pro在手上的感觉。另外,Surface Pro的屏幕比例为16:9, 单手横着拿在手里的时候会由于重心偏外而感觉更重。而竖着使用的时候经常会因为Windows 键就在拇指处而误触跳到主界面。另外,很多软件根本没有为这种情况进行优化,所以屏幕会出现大量空白区域或者直接不支持竖着使用。
其次,Surface Pro的续航能力很差。Surface Pro使用的高性能芯片也带来了高电耗,但为了保持机器的便携性,微软并没有给它一个大容量电池。我只是普通的上网,看youtube视频,处理一下文档,Surface Pro在3个小时10分钟以后就到因电量过低而自动休眠了。其续航时间远远低于别的平板电脑甚至普通笔记本电脑。而且在看视频或者游戏的时候,机器会非常的热,这并不是iPad玩游戏的那种热,而是真的完全无法拿在手中使用的温度。
你也许会说,虽然Surface Pro作为平板和笔记本都各有不足,但如果折中的话它应该还算一个不错的产品吧。很可惜,Surface Pro还有一个致命伤我还没有说到,那就是Win 8本身。我用桌面Windows也快20年了,另外两年多Windows Phone经验也让我对新的moden UI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分别给两个不同的用户界面做单独进行评价的话,我应该可以打高分。但如果要把两个界面放在一起使用的话,就连我这样的老用户都感觉十分混乱。
首先,两个界面虽然在同时运行,但软件却是完全独立的。我可以下载一个windows desktop版本的QQ,也可以下载一个modern UI版本的QQ。这两个QQ无论界面、功能、用户信息都完全不一样。我如果登入modern UI版本的QQ,那么desktop版本的QQ会被强迫下线。因为QQ觉得我在用另外一台电脑登陆。而且两个QQ的用户信息完全不共享,我在一个QQ上保存的信息并不能在另一个QQ上面看到。这不仅给用户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还占用了很多不必要的硬盘空间。更无语的是,它们对硬件和端口的识别有时候都不一样。例如,modern UI里QQ默认的视频摄像头是正面的摄像头,而desktop界面上默认的摄像头竟然是机器后方的摄像头!!!
其次,Surface Pro虽然支持旧的Windows 软件,但它们的用户体验都不是很好。其中一点是之前说过图标过小,伤眼睛的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些软件根本不是为触屏而设计的。例如在绝大部分软件里面你都不能通过两根手指进行放大或者缩小;你如果要按鼠标右键你必须点击笔上的按钮,而不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势(例如两个手指同时触摸屏幕)来达到;很多软件里面的拖拉页面都依然要依靠鼠标的滑轮或者屏幕边上的把手进行移动。这让你意识到为什么以前的windows 平板都没有成功过。因为触屏本来是要带来更加简便的使用体验,而在一个为鼠标和键盘设计的界面里面却变成了累赘。你很快就会想回到软件商场下载一些专为 Win 8设计的软件。但如果你是要用这些软件你为什么不买价格仅仅一半的Surface RT呢?
你也许会说,那我办公的时候就用为鼠标键盘设计的desktop界面,休闲的时候就用为触屏设计的modern UI,那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但很可惜的是,Win8经常强迫你在两个截然不同的UI里面不断切换。我办公的时候会使用键盘和鼠标,所以我希望停留在 desktop界面进行操作。但由于开始菜单的取消,你打开软件时需要回到modern UI,进入软件栏才能打开。当然,你可以通过在桌面上建立一堆快捷方式来避免这个问题。但这跟以前开始菜单的打开方法相比无疑是一种退步。
另外,某些文件的默认打开程序是ModernUI里面的。例如,我在desktop界面写东西时打开一张JPEG图片,这个图片会跳到Metro UI的照片软件里面打开。这对于一些不懂得更换默认打开方式的用户来说是非常烦人的问题。反过来,当我休闲的时候,我会希望停留在对触摸优化过的 modern UI。但如果我想差个U盘或者移动硬盘看电影,或者打开我浏览器的download 文件夹时,我又被逼回到难以用触摸操作的desktop界面了。而且Surface Pro的虚拟键盘还经常出现无法弹出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我的使用乐趣。
用户是为了更加少带一个电脑或者平板而买Surface Pro。但现在除了机器以外,键盘,鼠标,充电器全都带上了。相比之下,用户还可以花更少的钱来来购买单独的平板+笔记本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总结
“设计理念是值得肯定,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Surface Pro是一款极具特点的跨界产品。醒目的外观设计,优良扎实的做工,可以和超极本相媲美的配置,崭新的操作系统,都展现了微软对于后计算机时代的野心。作为一款实验室的产品,Surface Pro展现了“平板与笔记本整合”概念的可行性。但作为大众消费级的产品,微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它把两个设计理念完全不同的界面放在了一起却又没有给出一个让他们和睦共处的方案。这让Surface Pro出现了一个“什么都能干却又什么都干不好”的尴尬情况。另外,捉襟见肘的电池续航时间,较高的售价都进一步减少了用户购买的欲望。值得庆幸的是,Surface Pro的设计理念是值得肯定的。微软能否提高用户体验,实现其初衷呢?希望下一代的Surface产品能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