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CCTV2:手机预装应用问题被曝光后依然未改观

2013-10-14央视佚名
更加乐于谋求手机预装业务,而手机厂家以及各级代理商等手机预装机构,也就自然的对预装订单来者不拒,而对不少山寨手机品牌来说,手机预装甚至成了牟利的主要渠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的成本300元的山寨手机竟然会以200元的价格赔本销售,原因就在于手机厂商或销售商赚取的是手机预装带来的分成利润。

正是手机预装利益链的存在,催生出了手机软件难卸载这样的怪象,而这个利益链条保护了相关合作者的利益,束缚的却是消费者的手机使用权利。业内人士透露,与耗电耗流量占内存,影响手机体验相比,手机预装更严重的影响和威胁,是暗扣吸费。

【同期】手机预装业内人士

吸费和暗扣算是就是说它会在不同的渠道,比如说像山寨手机的渠道,或者是刷机的渠道等等他会悄悄地装入一些软件,用户根本看不到,也摸不着。它会偷偷地运行,运行完之后呢,它可能会发出一些吸费的短信到运营商,那么这个钱就从话费里面偷偷扣掉了。

【正文】

业内人士透露,这样的软件一般表现为工具类或打电话的软件,比如指南针或免费打电话的软件,属于专门吸费的软件;还有一种是被病毒控制的正规软件,比如天气类的软件,被加入计费代码后实施暗中扣取手机用户费用。

【同期】手机预装业内人士

(比如)总共扣了10块对吧,移动(等运营商)拿走3块,剩下7块,7块然后再三七(分成)。

记者:这个三七(比例)由谁和谁来分呢?

7块再三七(分成),三七(分成)的话,那4块9就给刷机商了,然后2块1就是给开发商了。

【正文】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手机预装软件的“暗扣吸费”规模巨大,影响也十分恶劣。因为这些软件一般是暗中运行,对单个对象的吸费数额也比较小,仅仅是暗中扣取3到5块钱,手机用户很难发现。而以正常服务软件面目出现的恶意扣费软件,甚至会屏蔽掉通信运营商的收费提示短信,因而手机用户更是难以察觉。

【同期】手机预装业内人士

程序在后台运行之后,你根本看不见,你也不知道你钱被扣掉,而且很多人没有习惯每个月去打(印)电话费这个单子,所以说往往可能扣了几年了,他都不知道每个月都在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

【正文】

这位业内人士透露,手机预装软件的“暗扣吸费”数额惊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遭遇的重大安全隐患,也是埋伏在广大手机用户面前的一个巨大陷阱。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手机预装软件除了存在“暗扣吸费”的巨大危害,还对手机用户隐私安全带来潜在威胁。有不少手机预装软件更新时,记者注意到绝大多数软件要求手机用户同意获得位置信息、以及短信、通话、照相等权限。这款词典软件要求有权访问用户手机的照片和视频、读取手机状态和身份,以及完全的互联网访问权限。

很多手机用户表示,像这样的有些霸道色彩的软件经常遇到,如果不同意提供这些权限,软件就不能使用。手机用户认为这种捆绑式的要求已经对个人隐私构成了威胁。

【演播室】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买的新手机被预装软件的现象是不合理的,而且很多用户都认为这些被预装的软件多数都是用不着的。然而手机厂商和代理商却不顾用户的感受,在利益的驱使下依然在手机中预装大量的软件。那么,这种消费者认为不合理的行为难道就没有人管吗?

【正文】

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要求手机生产商不得预装五大类恶意软件,其中包括未向用户明示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个人信息的软件;未向用户明示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影响移动智能终端正常功能或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的软件,据了解,这个禁令将于2013年11月开始正式实施,以监控手机预装行为。

然而记者注意到,针对那些严重影响手机体验,甚至带来手机使用障碍的手机预装行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缺乏监管措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的专家认为,应当尽快还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力。

【同期】北京消费者协会投诉法律事务部主任郎丹柯

实际上是已经侵害到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就是说事先并没有告知消费者这种(软件)产品的功能特性以及这种(软件)产品有可能会花费你的话费或花费你的流量应当给消费者一种选择权,就是我可使用或不可使用,而且这必须是一种明确的操作,就是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操作,可以对于我不需要的功能以一种明确的方式把它禁止掉。

【正文】

专家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打击暗扣吸费、窃取隐私等手机预装行为的同时,也应促进手机预装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律,并推动手机预装相关标准的建立,在基本应用体验和权利保障方面,共同服务好广大消费者。

涉及到我们的现在的运营商、我们的手机生产厂家,以及第三方的这种软件的设计方,应当说呢我们希望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行业应该通过行业组织行业自律的方式,尽快出台关于这种软件设计(预装)方面的行业标准、行业规定,那么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这些运营各方的权利义务。

【演播室】

专家认为,在手机软件预装的问题上手机生产经营企业应该自律,应该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和使用感受,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不少手机经营企业显然还没有做到这样的自律。大量被预装的软件依然会出现在用户的手机中,依然可能消耗流量浪费资费,依然可能带来恶意吸费、泄露隐私等安全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行业的监管部门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出台更为严格更加有效的监管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好,感谢收看《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本文来源:央视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