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知识或思想要有一个对象的话,那么,除了可感知的东西之外,必须有不变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工具智能化
三星耐不住寂寞,出了Galaxy Gear,小米也终于把自己的系统搬到了电视上,如果柏拉图还活着,一定会跳出来用“本质的床”的例子来羞辱这两个家伙。微软自1985年推出不用通过敲代码来交互的计算机系统Windows,而早之前的1983年,摩托罗拉推出第一部便携式手机,只是那时候肯定不会有人想到这两个东西可以融合到一起,怎么也想不到手机也可以有操作系统。时间推进到2002年,这时候微软已经开始推广XP系统,顺便也给摩托罗拉研发了一个基于手机的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for Pocket PC2002 phone edition,诺基亚也推出了SymbianOS。因为有了系统,它们被叫做了智能手机,为的只是和之前以及其他没有操作系统的手机做个区分,可惜直到2007年,手机领域和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加了个系统而得到什么样大的改变,手机也还是最接近本质上的“手机”------通讯工具。
接踵而至的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电视等等。只是这些借助科技背离柏拉图“本质”所发展的产品,是否真的会如同手机一样改变人们的生活?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为什么智能手机能够带来如此大的改变入手。
开放性认知和工具性认知
电脑无论硬件和软件多么的强大,也不会被称为智能电脑,就像超人再怎么厉害,也不会惊诧到别人------这些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人类对其认知是保持开放的,暂且称之为开放性认知。通俗点说,即这类事物的出现并不是以解决某项很具体的需求而诞生,其出现却提供了某种或某些服务。而手机则不同,手机是以一种工具的身份出现------满足通讯需求,就如同前段时间王小川提出的“工具论”,只是这里把此理论放大了,在此称之为工具性认知。这种类型的认知就限定了初期手机在人类认知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深度上的突破体现在可以变着法的跟别人通讯,比如先有打电话再有发短信,而广度上,可以内置拍照和游戏等功能。初期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无论如何突破,也逃脱不了认知的限定,机型再炫,拍照效果再好,玩游戏更爽,也不过是作为这个工具的“附加值”。在深度上自然是带来了其预期的改变,而在广度上,不会因此而对世界和人们生活产生什么样深刻的影响。
操作系统从电脑向手机上移植,互联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互联网被普及,人们发现通过电脑和互联网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手机。此时,人类对手机的认知开始发生了变化,逐渐的转变成了前面所提到的开放性认知------即智能时代的到来。
所以,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时代。
有些转变也许很难
手机很幸运,自身的物理性质和功能性质,加上其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决定了其能完成从工具性认知到开放性认知的转变,互联网是其中转变的催化剂。但是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事物是工具性认知的产物,比如已经智能化了的手表和眼镜(电视稍后再谈),这些工具性更为浓厚的产品,在深度上并不能得到很大的挖掘,更多的是在其广度上挖掘潜力。深度上,手表就是为了看时间,眼镜就是为了解决视力的某些问题,而且这种认知已经存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远远要长于手机的出现时间。工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当面临某种特定需求时,才会被使用,交互的过程也比较单一。比如手表,其被发明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方便看时间,其交互过程也很短,时间呈现方式也尽量简单明了,就算在广度上可能就会涉及到其装饰属性,也不能改变其深度上的局限性。改变这种对这些事物的认知属性有一定难度,所能做的只是利用科技将其智能化,使其去拓展被认知的广度,就像手机功能机时代添加拍照和游戏功能,手表可以具备检测脉搏、和手机连接,眼镜可以拍照、可以上社交网络等等。但是由于其工具性认知并未转变为开放性认知,所以这类产品应该不会达到智能手机般的地位。
最后说到电视。电视的出现并不完全是被以工具性所认知,毕竟有了电视之后,才有了电视节目,才培养起了这一块的需求。既然需求是被后天培养起来的,那么就可以继续的去挖掘塑造,比如打游戏,看碟等,如同发现一个人力气很大,开始只是用它来推车,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其实还可以扛东西。所以,电视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认知,但是一个重要的不足是其单向性,这限制了其完全过渡到开放性认知上去,加上随之而来的互联网和电脑,这种转变就更难以发生。既然这样,智能化电视想要带来改变,或许要从这个源头问题入手了。
我很好奇,下一个能完成工具性认知到开放性认知的东西是什么?因为那必将再次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