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设备今年倍受追捧,比如智能手表及头戴式智能眼镜等,对于那些能够弯曲、折叠和卷起的未来显示屏,这些都只是显示屏幕大革命的前奏。
只要能够摆脱现如今相对尺寸较厚、易碎及固定玻璃结构的显示屏,未来的设备或许会变的完全不同,将配有能够卷起的屏幕、能够依附于较为粗糙的表面,甚至能够伸缩。
不过,要想将这些变为现实,仍有一段路要走。
市场研究机构Lux Research的显示技术分析师乔纳森-梅尔尼克(Jonathan Melnick)表示,“一旦技术成型,这将成为产品设计师的天堂。”
韩国三星电子集团今年展示了一款原型机,该设备的显示屏幕能够任意弯曲,可以从设备的一边伸出。不过,可弯曲屏幕技术仍面临阻碍:要克服技术性问题,要找出如何才能以较低成本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还要推出能够让电子设备买家们倾心的设备。
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表示,到2016年,全球小尺寸显示屏幕市场的市场规模将翻番至720亿美元左右。不过,目前LCD液晶显示屏技术仍是市场主流,LCD显示屏需要在两层玻璃基板中间加入背光,这也就使得显示屏重量在设备总重量中占不小比例。
曾在思科系统、惠普及Palm等公司任职的工程师凯文-森重(Kevin Morishige)表示,“平板电脑总重量中的大部分都来自显示屏的玻璃架构及为防止破裂的显示屏环绕支撑结构。”
LCD显示技术的主导地位正受到OLED显示技术的威胁,后者更轻更薄、不需背光源、可视角度更大、色彩更加丰富。
从Gorilla到Willow
不过,玻璃正在变得更轻、更柔韧。
康宁公司(Corning)最快将在今年推出用于手机设备的可弯曲玻璃边缘。该公司还在对超薄弯曲玻璃Willow Glass进行改进,该款玻璃产品能够达到只有一张纸的厚薄程度,并且具备足够的柔韧性,能够裹住一个设备或是架构。最初,Willow将作为一个涂层用于太阳能面板等产品,但最终则有望被用来研发可弯曲产品。康宁推出的高强化玻璃Gorilla Glass则受到众多智能手机产品和厂商的青睐。
Willow的一个主要卖点就是提高与印刷等精密卷绕对位技术相关的生产效率,并非成本更高的大批量生产。但是,Willow作为一个可弯曲产品,要进行商业化,还需时日,康宁总裁詹姆斯-克莱平(James Clappin)如是说道。
而且,玻璃有自己的局限性。
曾在多家显示技术相关企业任职并持有相关专利的英国顾问艾德瑞安-博登(Adrian Burden)表示,“你可以把玻璃弄弯,但是你无法让玻璃伸缩。”这就表明,虽然玻璃将继续在可弯曲显示设备中唱主角,但是塑料将可能用来生产用户能够折叠、卷起及弯曲的屏幕。
不过,塑料并不具备玻璃的强度。博登表示,“只要推出塑料基板,就会遭遇到所有与环境有关的敏感性问题。”
阻挡膜和纳米颗粒
OLED和塑料或许会成为伴生技术,但两者放在一起就会产生额外的问题:需要所谓的阻挡膜来防止各类涂层耗散氧气和水分。
梅尔尼克表示,“所有种类的产品中都有阻挡膜,比如食品包装,但问题是,OLED是我们所知的最敏感的一种材料,这将产生巨大挑战。”
比方说,新加坡材料开发风险企业Tera-Barrier Films研发出了一种方法,通过使用纳米颗粒来堵住涂层中间的漏洞。该公司主管森缇尔-拉马达斯(Senthil Ramadas)表示,在经过数年的推迟后,公司于上月开始在日本投产,并计划在2014年末进行大规模生产。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可弯曲显示屏中采用的所有材料也都需要具备可弯曲这一特质,这其中就包括向显示屏幕驱动电流的透明导体。目前企业正在研发多项技术,来替代易碎且价格昂贵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包括纳米线、碳纳米管、石墨稀及导电网丝等。目前大多数固定式面板都会采用ITO材料。
显示材料的变化,与那些能够立刻进行投产的基础技术转变不同。首先,“原型机可以生产出来,”梅尔尼克说道,“但是要进行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很长时间,因为设备中许多的加工过程和材料都面临很大的生产和规模问题。”
好运气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从薄板部件成批生产向更高效的卷对卷生产过程进行转变,是个渐变的过程。拉马达斯表示,“批处理成本更高,且速度不及卷对卷生产,而卷对卷生产需要新设备和设计,这需要时间。”
所有这些都需要有资金支持,生产商们必须要向新设备进行投资。
即使Gorilla玻璃取得了巨大成功,康宁还是必须努力进行研发,为客户推出Willow显示屏。克莱平表示,客户想要更薄的设备和更容易投入生产的玻璃,但是Willow确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生产装备。“当我们谈到Willow商业化的时候,我们研发工作最大的一块就是确保设备生态环境能够应付得了一个完全全新的材料。”克莱平说道,“没有人熟悉可弯曲可移动玻璃。这是一个全新的材料。需要对生态系统进行训练,以处理这个新材料。”
克莱平看到了市场对Willow可弯曲屏幕需求,特别是视频游戏厂商,但是对于可折叠弯曲显示屏幕的信心却较小。
回过头来说,这就需要企业找出终端用户的需求。设计公司青蛙(Frog)中华区执行创意总监布兰登-爱德华茨(Brandon Edwards)表示,“对我们和我们的客户而言,关键点并不是可弯曲显示技术。虽然那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样比较实际的方式向市场推出什么产品,多快可以推出产品?消费者会对什么产品作出回应?”
激起用户购买欲
对于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而言,如三星,这就表明要研发原型机,就像三星在国际科技技术战中所展出的那些设备。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产品销量的护身符。以索尼为例,该公司在2007年推出可弯曲OLED显示屏。“六年后,他们什么都没得到。”新加坡金属研究及工程学院(Institute of Metals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资深科学家张洁(Zhang Jie,音译)说道,“如果三星真的决定进行推广,那么就需要调动人们的需求,激起用户的购买欲。”
产品推出步伐放慢。在2011年末,三星向分析师们表示,其计划在“2012年某些时候,或许较早时候”推出手持设备可弯曲显示屏。但是一年后,三星表示,该项技术“仍在研发中”。投资机构Jefferies在上月发布的投资报告中表示,三星虽可能在今年推出“不易破损的”显示屏幕,但预计直到2014-2015年,三星才会在其设备中采用可弯曲显示屏。
基本上来说,梳理出技术问题或许只是成功的一半。
德国玻璃厂商肖特的Xensation Cover 3D玻璃日本地区营销总监路茨-格鲁贝尔(Lutz Grubel)表示,“这是特殊材料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你手中握有一个产品,一个材料,你在寻求应用方法。这就是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