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虚拟现实之父:我不要互联网

2013-1-13现代快报李欣
:虚拟现实之父:我不要互联网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VPL公司创始人杰伦·拉尼尔提出了“虚拟现实”概念: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如今虚拟现实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帮助建立了虚拟现实文化的拉尼尔却否定了自己提出的观点,开始反对虚拟现实和网络科技。

网络局内人

想要推翻网络世界

杰伦·拉尼尔是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的缔造者之一,但他却想要推翻网络世界,他认为,现在的网络终将吞噬所有人,破坏政治、经济、人格、尊严,导致“社会灾难”。要理解他为何“倒戈”,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经历。作为20世纪80年代虚拟现实技术的先驱和宣传者,拉尼尔成为了美国硅谷的明星,他留着一头爆炸式的长发,将头发编成一根根细细的辫子,他痴迷具有异国情调的亚洲乐器,还曾签下一张现代派古典音乐的唱片合约。

拉尼尔提出虚拟现实概念时才20多岁,他多彩而奇特的个性是因沉浸在第一代硅谷梦想家和人工智能幻想家结成的小圈子里而培养成的。拉尼尔回忆称,很多这样的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聚集到硅谷,“来到我租下的一些破旧平房里工作,我们用我通过制作早期视频游戏赚来的钱,开始将虚拟现实技术转化为现实”。就是这样,这些数字未来主义者们一起合作发展了虚拟现实概念,这个概念在不远的未来定义了网络的轮廓——“免费信息”“大众的智慧”等等。

21世纪初,在全世界都忙于拥抱“网络2.0”之际,拉尼尔却开始反对互联网。在刊登于著名科学杂志《连线》上的文章中,拉尼尔抨击了“大众的智慧”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启蒙理念,他表示,带来的很有可能是“网络暴力”。拉尼尔之所以成为对如今网络世界最严厉、最知名的批评者之一,是因为他恰恰来自这个世界的内部。

在网络世界中,尽管拉尼尔已转向批判,但他未曾离开,人们希望听到他的意见,哪怕是斥责。他依然被邀请至各大科技会议和论坛,发表对网络和科技的见解。拉尼尔依然处在网络世界之中,部分是因为他提出的虚拟现实已变成了当今的现实。“看看窗外,”拉尼尔表示,“现在没有一种交通工具不是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设计出来的,并且每种交通工具都会先有一个虚拟现实样品,让人们来体验驾驶它们的感受。”

虚拟现实之父杰伦·拉尼尔

对于“网络2.0知识分子”,拉尼尔表示:“我认为我们这些人改变了世界,但如果我们不自我批评、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话,就是不负责任的。”拉尼尔举了个例子:“我曾是让信息免费的早期倡导者之一,但现在这个理念造成了盗版横行,音乐家、作家和其他艺术家的心血,都变成了免费信息,被任意偷窃、盗版和下载。”

信息免费了

但也导致经济衰退

拉尼尔看到的网络危害不仅限于此,他还表示了自己对“信息免费”危害经济的担忧。“我曾是一名职业音乐人,我发现一旦我们让信息免费,受到危害最大的不是明星本身,因为除了唱片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开演唱会等方式赚取收入。”拉尼尔说道,“事实上,受到严重影响的是中产阶级,这些人有可能是依赖音乐产业为生的音乐工作室人员,唱片销售不景气会导致他们失业,靠领取政府补助金生活,而每个纳税人都要为此买单。”

拉尼尔认为,大型网络科技公司“盗取”大众的工作成果,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金钱。他用谷歌翻译的工作原理解释称:“通过谷歌翻译程序,你可以将一大段英文轻而易举翻译成中文,而这一技术背后的科技原理是:从现实世界中收集大量翻译者所创造的信息——他们翻译的短语、句子等——放入数据库中,当用户使用谷歌翻译时,实际上就是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寻找相似的模板。而这个原理也和脸谱社交网站的原理类似——将人们(比如他们的购物习惯、商业定位等)再次销售给他们自己。你认为谷歌翻译非常神奇,但就在你使用它的同时,那些真实世界中的翻译者们的劳动并没有获得报酬,他们的劳动成果被霸占了。免费的电子书也是一样,它们削减了书本原有的价值,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拉尼尔的新书《力量的命运和尊严的未来》,讨论了网络科技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他认为,网络科技跟对冲基金一样,都能充分利用资源,集中财富和力量,也都能让全球经济产生衰退。“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社交网络崛起跟中产阶级缩水的时间相重合的原因,信息技术并未造成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虽然它令信息免费,但正在损害经济。”

拉尼尔的观点十分大胆,他还指出,网络科技令人们将自己“分割”成了一个个商业标签,让商业广告的车轮从自己身上碾过。“在我看来,盗版音乐文件就跟过度的无担保抵押贷款一样,都是个人的财产被多次复制,给跟自己毫无关联的一方带来了利益。从盗版音乐文件上来说,受益的是像谷歌这样的网络公司,从无担保抵押贷款上来说,受益的是基金管理人。但这两个例子中,所有的风险和成本都由普通人和中产阶级承担,更糟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都在萎缩,富的是一小部分人的口袋。”

网络很自由

但会滋生网络暴力

一些技术推崇者们认为,电脑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很快将令人工智能变为现实,乃至实现人机合一。雷·库兹韦尔就是这一观点的倡导者之一,他在《奇点将至》一书中指出,到2045年,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将实现人机合一。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但拉尼尔却对此嗤之以鼻。“我认为这只是不想担负责任的人对科技的解读方式,”拉尼尔说,“在这个观念之下,他们可以将责任推给电脑和科技。”

拉尼尔表示:“2012年我曾跟提出‘奇点’的弗农·维格展开过探讨,维格说道,‘确实有人认为奇点在不久的将来会到来,但我并非其中之一。’”换句话说,就连它的创造者之一都还认为它只是一个思维实验,而非现实。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时,拉尼尔曾提出,新网络文化的一个突出方面——网络上的匿名评论者们——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在当时,拉尼尔的言论看起来有些激进,不过他确实将网络匿名看做“有毒的种子”。他认为在网络匿名的面具之下,人类本性中的丑陋并未被隐藏,而是被助长,它令网络暴力成为可能。

拉尼尔用“Violentacrez”为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Violentacrez是著名网站Reddit一个臭名昭著的用户的网名,他常常在网站上上传情色图片和视频,最后身份遭到暴露。实际上Violentacrez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子,他希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因此在网名Violentacrez的掩饰下作出种种恶行。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匿名和网络自由仅仅助长了人们内心的邪恶力量,并为之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能性。

相关资料

什么是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空间,及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

虚拟现实不仅是计算机图形学或计算机成像系统生成的一幅画面,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各种人机界面交互。它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模糊逻辑和神经元技术。

虚拟现实具有多感知性、交互性、临场感和构想性的特征,已被广泛运用至当今世界的多个领域,包括:工业、军事、医学、教育培训、城市规划、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等。

杰伦·拉尼尔是谁?

拉尼尔是计算机科学家、作曲家、演奏家、作家,2010年被评为《时代》全球影响力人物。20世纪80年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李欣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