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小米/魅族关于逆袭的不同诠释

2012-12-2221世纪网21世纪网
:小米/魅族关于逆袭的不同诠释

逆袭

梳理小米和魅族进入市场的路径,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先通过征服技术爱好者开始的。小米的MIUI、魅族的论坛,为两者的产品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粉丝,后者甚至主动为公司提供有益的建议,完善产品体验。

在杰弗里·摩尔(GeoffreyA.Moore)所著的《跨越鸿沟》里面谈到,科技公司的产品进入市场,首先面对的是由早期技术热衷者和爱好者所主宰的早期市场,这些消费者能够迅速地接受新技术变革所具有的特性和优势。这些早期的采用者不会拘泥于公众的看法,更尊重自己的选择判断,因此,获得这批用户对于任何科技公司产品的市场拓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产品初期,只关心销售量的驱动作用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后果,品牌必须要确保第一批用户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才能形成口碑,从而为实用主义者在选择产品时提供参考。此后进入主流市场时,则继续影响实用主义者和保守消费者形成购买,成为科技产品在互联网时代取胜的方程式。

如此一来,魅族和小米也得以摒除传统而沉重的渠道,与消费者以最短的距离沟通,成功脱媒。

除了这两家公司,从技术与模式创新的角度,我们还关注微信。这家腾讯自身孵化的产品,重构人与人社交关系的同时,最近还成为商业创新的孵化地。它的路径同样值得梳理。

跨越鸿沟

11月27日晚,在北京水立方,魅族CEO白永祥身着一套深色紧身衣、黑色长裤,在聚光灯笼罩下的他略显消瘦,稀疏的头发更是让他在百丈开外与乔布斯有几分神似。

当晚,在一大批魅族的粉丝——“煤油”的现场追捧下,白永祥努力的用不太端正的普通话来介绍公司最新发布的MX2手机。这是魅族创始人、董事长黄章交给白永祥的重任,作为魅族的“掌门人”,黄章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基本不在公开场合露面,现在也极少出现在公司的办公室,甚至难得跨出家门一步,如此重大的发布活动,也全权交给白永祥出面“摆平”。

尽管没有说服黄章来上台发言,但白永祥还是用铿锵有力的语气、点到即止的肢体动作来调动粉丝们的情绪,在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和掌声中结束了本次发布会,作为一个更偏重产品与技术的CEO,白永祥并不擅长在这般“抛头露面”般的演讲,对于熟悉白永祥的人来说,刚刚在台上的高调演出的确有些出乎意料。

实际上,白永祥在台上的言行举止是经过严格包装和演练过的,为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就在发布会前一天,白永祥还赶工加点地在水立方里拼命排练,作为此前一直对外低调的公司,魅族用一场颇为高调的发布会对外传递着自己逐步开放的信号,除了大量的魅族粉丝外,还想争取更多的普通消费者。

在3个月前,雷军也以类似的方式发布小米2,空旷的演讲台、大屏幕、幻灯片、核心高层介绍手机,白永祥的整个表演与之前的雷军如出一辙,只是没有选择纽拜伦的运动鞋,而是一双黑色皮鞋。

实际上,魅族与小米这两家公司在框架上也颇为相似: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线都较为单一,魅族从2009年切入手机业务到现在,发布的主力机型只有4款,而小米从去年到现在,也仅发布了三款主力机型;另外,两家公司都打造了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且在营销上都借助这些人进行口碑传播。

魅族与小米这种科技公司,通过先发展技术的狂热追随者以及有远见者,然后再逐步推广到主流市场的模式已经颠覆了诺基亚、三星为代表传统的手机厂商直接将产品推向主流市场的模式,对于国产手机渠道靠人堆,广告拿钱砸,以价格而非配置驱动的粗放式经营打破,也因为魅族与小米的成功,为觊觎智能手机业的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轻资产”运作的示范。

笼络粉丝

面对着苹果、三星等国际手机大鳄,OPPO、联想等本土手机豪强,一直低调的魅族能够在手机市场中安身立命靠的便是培养了拥趸,而他们也亲切的称黄章为“老大”。

魅族最早是在与音乐有关的MP3上获得了成功,于2006年年底才决定将自己未来业务重心放到手机上。

2003年6月,魅族的第一款MP3随身听产品上市。与此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开通。从魅族的第一款MP3产品开始,魅族也确立了自己的售后服务风格——哪怕产品已经停产,黄章还是会在论坛上回答有关的问题,研发部也依然会推出停产机型的新软件版本。就这样,不依靠广告投放,魅族的口碑和用户也逐渐积累起来,其“论坛文化”也逐渐形成。

黄章会以“手机超级发烧友”的姿态,跟网友们彻夜讨论技术问题,而且常常争论不休。尤其粉丝和网友提出的疑难问题,总能得到他的亲自解答;甚至当他发现有经销商不守规矩时,他会忘掉自己是业内知名公司的老板,像愤青那样在论坛上勃然大怒甚至爆粗。

正是这些生动的嬉笑言骂,让魅族与粉丝实现了“无缝连接”,而这些粉丝恰恰是魅族日后发展手机业务的重要基石,这些“魅友”还统一了谐音昵称为“煤油”。

据魅族的部分用户透露,因魅族一次研发方向上的失误,以及M9手机上市连连“跳票”,黄章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魅族专卖店冷清,生产线员工放假,资金紧张到甚至只能用魅族大厦去银行抵押贷款,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触即发。而经销商们打来的数亿元款项,尤其10万“煤油”们排队缴纳的每台200元定金送给了银行一颗定心丸,最终使魅族转危为安。

而作为手机市场的后起之秀,小米已经成为国内成长最快速的偶像创业公司,2012年小米手机销量将超过600万台,含税销售额将达到120亿人民币左右。对于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数字无疑令人惊叹。

小米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得益于中国手机市场的相对庞大,而是由于其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早在小米手机推出之前,小米就在2010年已经接连推出了基于安卓的深度定制系统——MIUI以及米聊内测版,这些热衷于刷机的发烧友在米聊的论坛上讨论如何刷机、MIUI系统存在的一些BUG等,在当时,摩托罗拉、三星等主流安卓手机上,全国的小米粉丝每天重复刷MIUI、然后上论坛吐槽或交流心得。

据了解,小米在米聊论坛建成了一个“荣誉开发组”,从几万人的论坛中抽一批活跃度相当高的用户,大概200-300人,他们会和小米内部同步拿到软件更新的版本。最后,内部和外部的人一起同步测试,发现问题随时修改。

这样一来,小米就很好地借助了外力,把复杂的测试环节很好地解决了,依靠着海量的粉丝来帮助完善系统,MIUI实现版本持续更新,修复BUG等,而相同的场景,也在魅族论坛上不断的上演,作为魅族最大的工程师与产品经理,黄章用亲力亲为的方式和粉丝沟通产品,来为魅族FLYME系统把控方向。

相比小米的MIUI系统,FLYME系统一直无法与其他安卓手机完美兼容,如果没有购买魅族手机是无法与黄章进行近距离接触的,而正是MP3时代积累下来的众多粉丝让魅族不必像小米一样,通过完全开放系统平台的形式来短期内聚集粉丝,原有的粉丝基数可以支持魅族在开发FLYME上玩下“相对封闭”。

走向大众

魅族与小米,都在早期产品中加上“发烧友”的烙印,两家公司最为早期的粉丝往往是技术的狂热追随者以及有远见者,正式的产品尚未发布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这是因为科技是他们生活中的最大乐趣,而并不在意这些技术能够在他们的生活中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尽管在任何一个市场中,创新者都不多见,但企业必须争取在营销活动初期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当新产品投放市场时,他们的认同能够为其他消费者带来购买信心。

在魅族MX2的发布会上,魅族一再强调将给消费者提供更快、更流畅的体验,“MX2缩小了国产厂商与国际智能手机的差距”、“国内手机厂商没有这样做手机的”,在对MX2进行介绍时,白永祥表现出少有的硬气与高调。而在小米手机的历届发布会上,雷军宣称自己的硬件配置为当时最高,硬件跑分的分数是其经常拿出来炫耀的资本。

本文来源:21世纪网 作者:21世纪网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