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世界第一高峰时珠穆朗玛峰。那么有多少人知道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和第二高峰呢?第二名总是面临着被遗忘被忽视的命运,互联网行业中,同样如此,它们永远是第一名的败者。
百度占据着国内最多的搜索市场份额,第三季度其营收超过62亿元人民币,而在搜索市场第二名的宝座上你追我赶的搜狗和360,同期的营收却分别只有3700万和8400万美元。
尽管已经成为仅次于Google的美国搜索服务,但是今年10月份,Bing的市场份额也只有16%而已,用户搜索次数连Google的1/4都不到,负责搜索业务的微软在线部门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为6.97亿美元,亏损却超过3.6亿美元。
也许对这种现象体现最鲜明的就在于之前电商的双十一促销活动,淘宝一家攫取191亿元,而京东却仅仅只有25亿元,苏宁易购甚至连销售数据都没有公布。“第二名困境”,可以称得上是触目惊心。
当市场变得成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竞争逐渐趋于固化和停滞状态,因为资源优化配置和竞争门槛不断提高的缘故,市场上的规模竞争者最后将越来越少,最终甚至有可能沦为第一、第二以及其他新竞争者的一场游戏。
也许到那时,我们就会见证马太效应的不断扩大和应验,市场上的第一名拥有最多的资源、最优质的客户和最好的平台,并且发展越来越壮大,而其他包括第二名在内的竞争者在竞争中将越来越弱势,最后只能抢夺到前者的残渣剩羹。
也许,这些第二名能获得在外人看來极其抢眼的成绩,也许它们有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也许在我们看来它们和市场龙头之间仅有毫厘间的差距。
但是,当微信拥有超过2亿用户并因此具备多重可能性的时候,当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使用它的时候,还会有多少人会坚持在米聊和陌陌上。当新浪的微博的注册用户超过4亿,成为国内最活跃最成熟的微博平台时,还有多少广告商和用户会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投到别的平台上去。
当Facebook已经拥有10亿用户成为社交平台霸主的时候,即使是Google这样的霸主,费尽心思接二连三推出推出自己的社交产品,依旧无法撼动前者的地位。
当市场第一的产品处在搜索页面的第一页时,当它们占有最醒目的宣传位时,还会有多少用户会再去费神再去关心那个第二名。
第二名的处境就是这么尴尬,或许市场永远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它们,但是不幸的是,突破自己和第一名之间的隔膜对它们来说将是一件极其痛苦和困难的事情。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已经见了太多新手“下克上”在市场上掀翻巨头的故事,但是又有多少个第二名成功逆袭龙头自己登顶的事例呢?似乎并不多,更多的反而是第二名被赶超、被吞并。
这就是第二名的处境,它们有着仅次于第一的关注度、规模和实力,他们一方面不得不面临来自第一名的巨大压力,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受到严重挤压,同时又要承受来自自己之后的竞争者的挑战。第二名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处于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地位,看似风光,其实却隐藏着无数的风险和困难。
对这些市场上的老二们来说,等待它们的要么是在平庸中缓慢生长最终死去,要么选择通过自我改革去重新释放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对它们来说,只有选择新的战略转型,重新发现新的市场,发现到市场上其他人没有发现或者没有能力去拓展的市场,细化自己的用户群体,推出其他竞争者无法提供的产品,推出比第一名更加出色对用户更有吸引力的服务,才有可能摆脱自己的尴尬境地。
对这些第二名来说,只有通过重组、分拆、合并等各种公司架构的整合,靠合纵连横来不断弥补自己在市场、技术上上的弱势,强化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和市场上第三第四乃至最末流却有着自己独到优势的公司合作,来实现实力的补强,以此抵抗第一名的压力或市场的颓势。
这些市场上的第二名,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往往没有过多的选择,它们所能作的就是,在一个噤若寒蝉的环境中小心翼翼地选择合适自己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