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七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发表论文《苹果的iPad和iPhone谁分到最多价值》,向人们展现了这样的事实:虽然众所皆知,热门的苹果商品都是在中国大陆制造,但最后依旧是品牌的宗主国──美国分享到最多利益。在iPhone4、iPad上面,美国可以分别分到58.5%、30%的利润。数字之高应该超乎多数人的预期。 而虽然以鸿海为主的台商是苹果家族成功的背后推手,然而一只iPhone台湾仅仅分到0.5%的利润;iPad稍多一点,2%。
韩国靠着三星、LG供应的内存、处理器等关键零组件,则分别在iPhone、iPad上获取4.7%和7%的利润。 以美国人的角度,这篇论文可以让他们士气大振,也足以驳斥近来美国国内认为中国制造让美国国力下滑,失业率上升的言论。这篇在乔布斯辞世前三个月问世的论文,也可视为他终身成就的另一种肯定:虽然苹果公司将所有“硬”工作都外包给亚洲国家去做,“但真正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设计、软件研发、产品管理,营销,以及其他高薪工作都留在美国,”伯克利研究员林登(Greg Linden)写到。
台湾媒体认为这些数字“触目惊心”。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台湾电子业好不容易在2000年初期从OEM(组装代工)升级到附加价值较高的ODM(设计代工),就是从美国“抢来”不少产品开发、系统整合、机构设计等高薪工作。但东山再起的乔布斯,却让台湾电子业过去十多年间的升级努力“一夕之间付诸流水”。苹果产品超高品质的背后,就是牢牢控制住一切产品细节,几乎所有的设计工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苹果牌产品在手机、电脑市场鲸吞蚕食,电脑业过去自豪的ODM模式形同作废。只能争食苹果“不屑做”的工作。
而且很明显,比起惠普、戴尔,成为苹果下游厂商,能分到的好处要少得多。因为苹果虽然自己不设厂生产,却不代表苹果不懂制造。事实上,苹果对整个生产过程介入之深,对供应链掌握之透彻,可说远胜之前的戴尔、摩托罗拉。
例如,台中近来异军突起的二十多家攻牙机厂商,便是一例。攻牙机是冷门的特殊生产设备,用来在面板表面冲出螺钉固定位,但因在苹果产品制造流程大量使用,产能又被两家日商垄断,苹果的采购体系竟然不透过主要代工厂,在四年前就到台中筛选合适厂商,扶植出日本以外的攻牙机产能,确保供应链不会出差错。
同样道理,工业广泛使用的CNC加工机,因为苹果产品产生的需求数量更为惊人。据业者指出,现在苹果已经是全球最大的CNC机台采购主,甚至超过国防和航天领域的采购。苹果甚至已经包下世界最大工具机厂──日本发那科公司的产能。因此当英特尔“超级本”联军要挑战苹果的超薄笔电Macbook Air时,竟出现业者就算捧着现金飞到日本,也抢不到CNC机台的窘境。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