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鬼佬评国内网页设计怎么就这么烂?

2011-2-9thinkvitamin.com佚名

我得先来个免责声明。我在本文中的观点不过是观点而已。我在河南省生活的两年时间里,通过对中国文化长达两年的观察与接触,得出了这些观点。

我并没有在东西方文化、社会学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接受过正规教育及训练。此外,我还会将“中国人”等同于“东方人”。我认为我的结论不过是结论而已。比方说日本就受到了西方不少影响,设计和其他方面有不少东西都挺合西方人的口味。
这什么情况?

2005年夏天,在我去中国前不久,我注意到中国和西方在文化差异上有点复杂。东西方肯定会存在语言、体形、政治等方面的差异,但一些微小的差别已 经开始融合了,比方说幽默感、兴趣爱好和审美观点。我注意到,我根本没法从中文网站中找到一个耐看的。好奇之余,我开始四处打听,列出一个单子。上面都是 中国本地人经常访问,而且觉得设计使用都不错的站点。

我猜,我要是找西方的普通网民来问的话,得到的回答会是那些设计不好的网站(比方说Facebook,比方说亚马逊)。所以先说明一点,如果我去问中国的网络设计师,我或许会得到不同的反馈。不管怎样,我从中国人那里得到的答案,是下面几个网站:

 

  • 百度(中国的Google)
  • 阿里巴巴(中国的eBay)
  • QQ(中国的AIM/Google Talk)
  • 人人(中国的Facebook)
  • 新浪(中国的Yahoo)


除了百度(山寨Google)和人人(山寨Facebook)之外,大部分中国网站的主题看上去就像是把罗列到滑稽的汉字,同错误使用的图片堆砌到 一起,有时候连图片都完全省略掉了。看到这种网站我就头大。还有这样玩的?中国人怎么就能消化得了这堆信息?怎么从中筛选,然后决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都能忍受得了这种行业惯例?

/uploads/allimg/110128/2322154923-0.png

而且,一大堆动画、弹窗、浮层、滚动条同时运行的场面,在中国网站上也是常事。在西方设计师眼里,这些东西通常是违反设计原则的反面教材,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说实话,(访问中国网站)就像是重新回到1995年一样。

我的反应

当然,作为一个脸皮厚的西方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哦,他们是个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撵上咱们。”确实,这想法可能是原因。设计理念和审美观点是随着 时间发展的,而且还伴随着长时间的酝酿。比方说,放在现在,我自己就不会在家里面挂上一幅文艺复兴风格的画作;但要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会就没准了。或许中国 现在还在设计进化的路上慢慢前行呢。

/uploads/allimg/110128/232215H56-2.png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也是我的个人观点),设计的培养是自然塑造出来的,而中国的网络设计理念却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也没有经过自然的审美发 展,而是从学习和文化影响中脱胎而出的。当然,审美发展根植在文化教养当中,但我觉得,中国的网络设计理念虽然正在改善和提高,但却没想过要赶超西方的网 络设计。相反,中国人仅仅搬出了自己的理念。这种理念大部分由东方文化主导,而从西方基本的信息架构(IA)概念中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我为什么这么想

在中国的大多数日子里,我都在大学教书。在那段日子里,我注意到,中国学生的优秀标准,是把东西记住,他们没必要在理解内容上面大费脑筋。他们觉得,思考和领会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是以后的事,现在才没时间消化它们。这就跟我们在念西方大学时的观点完全不同,是不是?



我觉得,能够领会到大多数中国人的学习方法,对理解大多数中国人怎么在网站上阅读和互动很有帮助。作为西方人,我们希望得到启示,希望有那么个恍然 大悟的时刻,希望理解,甚至希望娱乐(不管网站的本意是否如此)。东方人就不这么想。他们第一步是获取信息,然后才会沉迷在其中。我这观点的前提,是中国 人访问网站时,自动开启信息获取模式。差不多就是把网站上的东西输入到脑子里,互动、反应、理解什么的关系不大。




中国文化中,时间越长,越叫人泄气的地方不止这一个。比方说中国人就特别的不直接。跟西方人不同,一有人正中要害,中国人就浑身不舒服。中国人说话 的时候跟跳舞差不多。作为西方人,这点就太不给力,太琢磨不透了。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倒是一种不错的交流方式。我觉得把这种行为搬到网站互动上也解释 的通。简单、直接、爽快,根本不是中国文化的行事风格。

说几句

现在本着我一贯有啥说啥的作风,下面是我的几点感受和理解,尽管不好听:
 

  • 本文的意思并不是说我发现了中国网站设计的美感。对于我来说,中国网站还是散发着西方网站设计在1995年时的腐旧气息。
  • 1995年那会的网站尽管实用,当时也能让人接受,但放到今天那就糟糕透顶了,打开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眼。
  • 我不觉得中国的网站设计应该赶上现在西方的潮流,我也没觉得他们会。
  • 我不觉得审美观点是在不同时间和文化中呈线性发展的。我也不觉得所有的文化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中国走中国的发展道路,西方走西方的发展道路。
  • 我们大可以,也应该庆幸我们文化之间的不同。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在网站设计上认同实用为王的理念。


如果可能,跨文化网站设计就是个大苦差。除了语言障碍之外,还有难以逾越的审美障碍。不是说这事不好。人跟人都不一样。文化跟文化也不一样。不过我倒相信,在跨文化互动和交流当中,肯定得有点什么东西留着,好给其他文化一个入口。网站设计就是其中一个。
 

本文来源:thinkvitamin.com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