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美国知名报纸《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刊文称,随着谷歌业务规模及员工总量的扩大,不少员工认为谷歌工作效率已经降低,并计划跳槽到其他公司以施展个人才能,谷歌因此面临着如何挽留住人才的巨大挑战。
极力挽留
今年早些时候,谷歌一名产品经理告知其顶头上司,称自己计划接受Facebook提供的一份职位。谷歌高管层随即答应,可以给他加薪。但这名产品经理表示并不是钱的问题。谷歌高管层又表示,可以提高其职位并调换工作岗位甚至在谷歌内部创建属于这名产品经理自己的公司。
面对谷歌的苦苦挽留,这名产品经理在经过权衡后,最终仍然跳槽至Facebook。这名不愿透露其具体身份的谷歌前产品经理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谷歌市场规模已经变得很大,其工作效率也随之有所降低。加盟Facebook后,我提出的产品开发计划就能够更快得到实施。”
谷歌12年前创建时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创业公司,当时其办公地点是一个家庭车库。时至今日,谷歌已成长为一家科技巨头。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一样,谷歌同样也面临着业务规模扩大后工作效率下降的挑战。不少具有能力的谷歌技术人员对此深为苦恼,于是选择了离职,并创建自己的小型创业公司,或跳槽到其他新型创业公司。
在最近从谷歌离职的员工中,既包括级别较低的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也包括一些知名高管,如“谷歌地图之父”拉尔斯·拉斯姆森(Lars Rasmussen)、移动广告公司AdMob(已被谷歌收购)创始人奥马尔·哈穆伊(Omar Hamoui)等。拉斯姆森已于上月加盟Facebook,而哈穆伊上月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Facebook所有员工中,至少142名来自谷歌。
“企业硬化症”
所有公司在业务规模扩大后,都不可避免地要遭遇“企业硬化症”,即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尤其是在硅谷,如果哪家公司出现了“企业硬化症”,很快就会被外界发现,原因就是硅谷科技公司都在致力于技术创新,这些公司之间的技术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
在硅谷的大量技术创新中,不少是来自技术工程师所创建的创业公司。过去5年中,谷歌员工总量由5000人增至2.3万人,年营收额由32亿美元增至237亿美元。尽管如此,或许谷歌将错过下一轮人才争夺战,并在技术创新事宜上落后于他人。
美国作家及职场分析师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表示:“从企业获得规模化发展到患上硬化症之间只有很短的距离。这种现象在硅谷表现得尤为明显。仅仅数年内,或许另一家从车库诞生的创业公司将成为大型科技公司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进而将科技巨头远远甩在身后。”
技术创新
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却表示,外界认为谷歌面临人才流失挑战的看法为“错误认识”。他透露,过去7年中,谷歌员工流失率一直没有超过公司的预期。
尽管如此,谷歌成为成熟公司的事实仍使施密特有所担心,“在谷歌创建之初,三个人就能开发并发布世界级产品,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后进行技术创新肯定是越来越困难,这也正是我们市场战略面临的最大难题。”
正因为如此,谷歌出台了大量人才挽留措施,以吸引那些希望创建自家创业公司的员工能够继续为谷歌工作。部分谷歌员工透露,对于数名希望离职自行创业的员工,谷歌已经允许他们在公司内部创建创业公司。这些内部创业公司可独立运营,并可从谷歌其他部门招聘技术工程师,同时可使用谷歌提供的代码库和服务器。
以谷歌协作通信服务“谷歌波浪”(Google Wave)为例,该研发团队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具备独立研发权,谷歌向该团队提供了各种援助。但谷歌此前宣布将关闭谷歌波浪,而拉斯姆森正是谷歌波浪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谷歌宣布该决定不久,拉斯姆森宣布辞职并跳槽至Facebook。
孵化器项目
两名熟悉谷歌内部情况的知情人士表示,谷歌正考虑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创业公司孵化器项目。事实上,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此前已经制定过类似措施,如思科的孵化器项目曾催生了TelePresence视频服务。雅虎曾于2008年关闭了其内部孵化器项目,但一年半之后又宣布重启该项目。
自谷歌创建之初,该公司两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就一直重视挽留人才。谷歌内部规定,任何员工可将20%工作时间用于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项目。此外,为避免技术人员过多而意见不统一的问题,谷歌规定任何项目的技术工程师数量不得超过10名。
数名谷歌产品经理透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谷歌不少项目技术工程师的数量已扩大至20人甚至40人。另一方面,虽然部分员工利用自己20%工作时间提出了产品创意,但这些创意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如谷歌Gmail电子邮件等产品就是来自“20%工作时间”,但一些技术工程师表示,谷歌高管层已提出要求,今后不必开发更多新产品,而应专注于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如谷歌地图(Google Maps)等。
另一名有意离职的谷歌产品经理表示:“谷歌不少产品的性能非常出色,但得不到应有重视。参与谷歌相应技术开发的员工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但到头来却发现,他们所开发产品的性能实际使用率仅为0.1%。”
用武之地
谷歌目前之所以面临着人才流失的挑战,其部分原因是:能力最强的技术开发人员,都希望自己能够有用武之地,自己的产品能够受到应有重视。在谷歌创建初期,正是因为能够向技术人员提供良好发展空间,从而吸引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员工。
但随着谷歌业务规模的扩大,一些技术人员对于谷歌复杂的产品开发流程日益感到不满。谷歌前产品经理乔希·麦克法兰德(Josh McFarland)去年从谷歌离职,并创建了电子商务服务平台TellApart。他表示:“不少技术人员对于大型科技公司的开发流程心生不满,他们就会选择离职。”
对于其他一些谷歌技术员工而言,他们并不满足于在谷歌所获报酬,而希望通过创建创业公司,然后再将公司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方式来获得巨额收入。
谷歌素以向员工提供高工资、发放股票期权以及免费提供食品等优惠待遇而著称。该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将给每位员工加薪10%或以上。施密特承认,该举措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挽留人才”。对于那些已获得外部公司加盟邀请的员工,谷歌承诺给予巨额奖金。谷歌表示,在所有已接到外部公司加盟邀请的员工中,80%选择继续留在谷歌。
成长的烦恼
在选择离职的谷歌员工中,其中尤以跳槽到Facebook的高管最受外界关注。根据美国商务人士社交网站LinkedIn公布的数据,在Facebook当前1700名员工中,142名来自谷歌。对于Facebook挖走谷歌最有能力员工的看法,施密特表示难以认同,“我们一周内所招聘的新员工,多于从谷歌跳槽到Facebook的所有员工量。”
尽管谷歌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但该公司仍保持着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上月期间,谷歌公布了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另一方面,利用手中巨额现金,谷歌也通过一系列外部收购方式来获得新产品和服务。
虽然施密特也担心谷歌规模扩大后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但他表示:“很多人都非常渴望来谷歌工作,现有员工也愿意继续留在谷歌。我想对于谷歌的复杂局面,他们已经有着充分的认识。”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