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撇清责任
记者在此前采访中发现,不少冠以高新区之名的园区其实名不副实,甚至那些它们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多半是处于孵化期的小公司。
然而,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为了能在招商环节上做足噱头,不少高新区都喜欢大打高新技术牌,而这种做法间接地助长了伪高新技术企业的蔓延趋势。”
但是,高新区方面却不这么认为。把“责任”推给省科技厅、地方科委,或是直接推给国家科技部,是大多数高新区惯用的做法。
“我们高新区内肯定不存在什么伪高新技术企业,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是通过省级部门审核通过的。”长三角地区某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很肯定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按照这位官员的逻辑,只要通过省级权威部门认定,就肯定不存在造假行为。
但也不否认中介机构“美化”部分企业材料,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材料门类非常繁多,不可能全部由企业准备,那些关键的证明(如专利权、财务报表等),《办法》明确规定要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具,这些证明上企业不太可能找“黑中介”作假,而有这些资质的中介,也不会为了企业铤而走险。
但这位负责人也承认,但其他文件来源,如企业员工的学历证明是否真实,只能指望企业自身能提高诚信了,因为高新区主旨不是打假,而是搭建一个“为企业服务”的政务工作平台。
但也有高新区直接喊冤。
“说一半高新技术企业是靠虚假材料伪造上去的,这简直是给广大科技工作者当头泼了一瓢冷水。”西部地区的某国家高新区官员告诉本报记者,他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符合现实。
“自从新的《办法》出台后,我们高新区按照《办法》先对原先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严格筛选,淘汰了三分之一,选择600多家进行最后的申报,这里面还有多少造假的成分呢?”这位官员告诉记者,这600多家企业中很多都在高新区内注册了好几年,有些已经超过了十年,是真的有两把刷子,还是挂羊头卖狗肉,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据记者了解,除了对申报材料进行预审外,地方高新区其实在高新企业的认定问题上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以江苏省为例,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机构通常要由省级国税、地税、财政和科技厅四家联手组成,再按行业抽取相关专家共同组成评审组。在新的评审办法中,还隐去企业信息、公示评审结果等,这些都是防止企业利用材料作假的行为。
9 7 3 1 2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