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 Google浏览器的表哥
每个浏览器都有自己的“引擎”,负责将网页的编码或内嵌小程序还原为页面,显示给用户。目前较为流行的浏览器引擎有三种,IE占一种,Firefox占一种,苹果的Safari和Google的Chrome共用一种,就是Webkit引擎。这个引擎,是苹果公司根据Linux操作系统中的部分代码开发而来,因此也遵循了同后者一样的开放源代码协议,Google也因此能够与关系越来越僵的苹果公司共用浏览器引擎。同时,在二者竞争的手机领域,iPhone与gPhone也分别使用基于Webkit的浏览器。因此,尽管在桌面领域,IE和Firefox占据了八成以上份额,但在智能手机领域,总是能看到Safari独特的界面。
使用 界面简洁速度飞快
启动Safari后,会发现界面出奇地简洁,没有菜单栏,没有工具栏,甚至没有Windows程序标配的滚动栏。小小的地址栏和搜索栏并列在一起,使可视面积最大化。
Webkit浏览器引擎的一大特点是Java运行速度飞快,所以在一些Web2.0网站上,能拥有极好的浏览体验。使用Safari打开豆瓣一个上百回复的帖子,浏览顺畅,并未出现IE常出现的假死状况。打开Gmail、Facebook等大量运用交互网页技术的网站,虽然并未感觉到像宣传那样比Chrome、Firefox快多少倍,但也的确不需要IE那冗长的等待时间。
此外,从Safari 5开始,苹果也在自己的浏览器中加入支持扩展插件的功能。扩展是一种起源于Firefox的技术,第三方技术人员可通过公开的接口,为浏览器编写出完善各类功能的插件,由用户自行安装。在Safari的“偏好设置”/“高级”中,可以打开“显示开发菜单”功能,然后在页面菜单上即可启用扩展插件。遗憾的是,目前Safari还不像Firefox那样有自己统一的扩展中心,需要用户自行去互联网搜索。但以苹果经营Appstore的经验,这方面迟早将会完善起来。
特色 阅读器功能好用
Safari 5最大的功能改进就是增加“阅读器”功能。
无论是视觉还是习惯上,人类最优的阅读体验仍然来自于纸质阅读。
“阅读器”功能即来自于这一返璞归真的现象。当访问一些分页页面时(就是页面下带有1、2、3、4…链接的网页),地址栏右侧会出现“阅读器”字样的图标;点击该图标,浏览器的背景会变为半透明的黑色,一张“纸”浮现其中。而网页上的文字、表格、图片、视频,则以更符合阅读习惯的方式,书写在这张纸上。最方便的是,原来需要逐一点击的分页链接,现在已经全部被读取到这张“纸”上,只需滚动鼠标,就能完整地阅读这篇文章。
这个功能,对那些经常阅读大量博客、图片的用户无疑是个福音。Safari自动将所有分页一次性放到“纸”上,让读者省去了一次次点击分页链接的麻烦;同时,在用户界面和打印技术方面有深厚造诣的苹果,将诸多印刷元素应用到“阅读器”上,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读者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