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2年1月开始实施,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了全面修订。2008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整改建议。当年提出的这些整改建议是否得到落实?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各地各级政府本着对未成年人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注重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整体上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是有很多问题仍然存在,部分经营性网吧还在接纳未成年人、治理黑网吧难度较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运营经费缺少保障、工读学校生存发展困难重重……
2008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同年8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时隔一年半,有关部门对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如何?2009年11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分赴天津、山西、黑龙江、福建、江西5省(市),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后续跟踪监督调研,发现在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去年4月9日,湖北省武汉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10名流浪儿童,在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和志愿者同学的带领下,体验运动休闲游戏。 杨宏斌摄(资料图片)
北京市海淀区未成年人保护2009年工作会上,“模拟法庭”在进行案例演示。资料图片
公益性绿色网吧仍显不足
刘振华介绍说,去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对优化网络环境、加大网吧管理力度、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网吧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经营性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依然存在。
其原因一方面是监管不力,文化、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网吧摄像头、二代身份证识别系统等技术设备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对网吧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同时,电信运营部门在配合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网吧的技术支持方面还相对薄弱。另一方面是适合未成年人的上网场所严重不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经营性网吧,但目前公益性绿色网吧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上网需求,造成未成年人极易流向违规经营的网吧和“黑网吧”。
治理“黑网吧”难度较大。由于经营网吧成本低,农村地区网络普及率较低,一些提供基础互联网服务的电信运营商缺乏社会责任感,未履行法律赋予的约束各种网络违规行为的责任,“黑网吧”的技术源头无法控制,造成“黑网吧”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大量存在。这些“黑网吧”一般规模小、隐蔽性强,不易被执法部门发现;即使被发现,处罚力度也很有限,加大了治理难度。
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全国人大内司委提出整改意见:
——净化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是全社会的责任,首先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为此,工信部等政府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监管体制,出台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明确基础运营商、网站、网民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监管力度,防止出现监管缺失,解决好行业监管的深层次问题,提高行业监管水平。
——加大查处力度。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好网站经营的“入口”,建议将非经营性网站设立备案制更改为审核制,网站经营者必须实名制登记。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网吧的监管,严肃查处“黑网吧”和变相经营网吧业务的站点。建立及时发现、处置违规网站、网吧和增值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的长效机制。
——整合各方资源,增强执法合力。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发挥好组织、协调的作用,工信、公安、文化、工商等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有效堵塞执法漏洞,减轻各部门执法力量不足的压力。
——加强绿色网吧建设。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应把公益性绿色网吧的投资建设力度向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适当倾斜。
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各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和使用缺乏整体协调,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经费不到位等问题。
全国人大内司委对此建议,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列为经常性开支。一方面加快场馆和活动场地建设,完善、更新设施;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经费,保障这些活动场所能够正常运转,所有面向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要坚持服务全体未成年人的方向,增强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
继续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使用的工作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抓好少年宫、活动中心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农村、街道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为未成年人参加校外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校外活动,组织在校的未成年人用好这些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
如何破解工读学校办学难
在谈到工读教育发展情况时,刘振华介绍,我国的工读学校在教育挽救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转化和特殊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阵地,目前全国有76所工读学校,部分工读学校面临办学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生源不足等困难。在新形势下,工读教育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目前社会对工读学校存在误解,工读学校普遍招生难,一些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即使流浪社会、出入网吧,也不愿进工读学校就读。工读学校缺少办学特色,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和出路考虑不多,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转化大多还停留在尽量保证这些学生在校期间不出问题这个较低的水平上。工读学校教师的工作强度、精神压力、承担风险都很大,但是待遇不高,无法吸引优秀教师来校工作,有的在校教师不安心,有机会就想“跳槽”。
全国人大内司委提出要以改革精神推进工读教育的发展。
——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特殊部分,工读教育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很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专门教育的研究,根据新时期专门教育的特点和趋势,尽快出台改进专门教育工作的措施和意见,切实发挥专门教育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最后防线”的作用,推动各地专门教育事业的发展。
——适应学生特点,抓好入学、教育、管理、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将专门教育关口前移,可以在普通学校开办工读预备班,可以在专门学校开办职业教育,校厂挂钩、订单培训等,使学生掌握一些职业技能,顺利走向社会。
——提高工读学校教师待遇,在晋职、评级等方面适当倾斜,给予与劳动付出相适应的津贴补助。
本文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