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分为两类,制造手机的终端厂商和研发手机操作系统的互联网企业内置的手机浏览器;二是专业浏览器公司研发的需要下载的第三方浏览器。内置的手机浏览器虽然壁垒高筑,但是因为其速度和应用性较差,给第三方浏览器留下生存空间。
2009年六七月份,3G门户网、腾讯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浏览器,加上原来市场上来自挪威的Opera,国内的Ucweb(优视动景)等浏览器,手机浏览器领域群雄争霸的态势正在形成。
跟计算机领域不同的是,手机领域并不存在wintel(指视窗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联合),没有一个统一的手机操作系统和手机芯片占有主导地位,所以也不存在微软的IE浏览器一家独大的现象。
与电脑浏览器靠广告生存的方式不同的是,手机浏览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赢利模式。对于一些企业,其重心还是继续做好产品,抢占市场份额,赚钱还不是现阶段最紧迫的任务。
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手机浏览器面临的真正威胁不是内部之间的竞争,而是它们有被内置手机浏览器取代的危险。
尤其在一些高端手机产品里,第三方浏览器很有可能面临剧烈竞争。因为第三方软件的不少优势是可被复制的,而手机系统自带浏览器的优势,比如调用flash等就较难被第三方软件超越,毕竟第三方软件与自带浏览器相比将难以调动手机里的其它资源。
有人建议,第三方厂商有必要基于现有产品核心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一些新功能做大,让用户下载手机浏览器软件时主要不是用于浏览而是为了这些新功能。这种转型成功的标准是用户选择浏览器时,不再是因为浏览功能而是因为它所能提供的附加功能。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