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录如下:
自从今年年初政府正式向三家运营商发放3G牌照以后,联通推出3G业务的时间最晚(10月1日才正式商用),自然希望能够后来居上。当然,之前已经推出3G业务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推广3G业务,尤其是中国电信更是将多半的市场费用都用于3G业务的宣传,但是消费者对于3G业务仍然显得非常冷漠,除了上网卡红火过一段时间之外,3G业务可谓乏人问津。
笔者在此期间曾经多次到过移动和电信的营业厅考察,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对于3G业务均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当然,除了运营商3G网络的质量还未达到要求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3G业务缺乏很好的载体,那就是3G手机。前一段时间,无论是移动的TD手机,还是电信的EVDO手机,均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那么,联通拿到了iPhone这款在全球大热的3G手机,它是否能够通过iPhone实现在3G上赶超竞争对手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很难。
这是因为联通缺乏移动互联网全价值链的整合能力。大家都知道,3G时代运营商的主要收入将会从2G的语音收入转向数据服务,通俗来说就是要靠手机上网而不是打电话来赚钱。而这就给运营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打电话是可以按时间收费的,打一分钟电话就要交一份钱,而由于消费者早就已经习惯了固定宽带互联网的包月收费模式,运营商对于数据业务几乎不可能完全按照流量或者时间来收费,因为看紧了自己钱包的消费者将不敢使用手机来上网。因此,全球大部分的运营商都是通过包月的套餐方式来发展用户,有的甚至推出了无限量包月套餐。这也使得运营商的盈利更加困难,它必须鼓励消费者多多使用数据服务,才能依靠规模效应实现盈利。
但是,移动数据业务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往往并不掌握在运营商手中,比如大部分精华内容的生产掌握在媒体手中,内容的运营和分发则掌握在SP手中,运营商往往只是承担了通道的作用,那么它从整个移动产业链中获得的收益也就非常有限。这也是像中国移动这样的主导运营商要花大力气去建设中央音乐平台、收购凤凰卫视的股份,建立手机支付平台,乃至研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OMS和推出基于OMS的手机iPhone的原因。也正是基于要掌控价值链的原因,中国移动才与同样希望价值链苹果引进iPhone的谈判才会无疾而终。
联通和苹果谈判的时间也不短,双方也是在争夺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主导权。表面上看来联通并没有和苹果达成收入分成协议,从而保证了自己的收益不被分走一杯羹,但是更为重要的iPhone内容审核和分发,联通并没有得到任何权力。苹果守住了自己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App Store的运营权。
从联通版iPhone的配置上看:主界面上并没有预置联通众多服务的图标,只是在用户进入Safari浏览器之后内置了关于联通服务的几个标签。耐人寻味的是,联通版iPhone的主界面上都找不到App Store的图标,用户需要自己设定之后才能将其显示出来。这也说明,联通虽然拿到了iPhone的硬件,却并没有真正掌控住iPhone,因为为数众多iPhone的软件开发者仍然是将自己开发的软件上传到苹果的App Store。
这也意味着,iPhone进入中国的主要得利者仍然是苹果,它可以通过App Store作为提供数据业务的分发平台轻松获得收益,而联通则只能收取附加值较低的通信管道费用,当然还有销售iPhone手机的差价利润。
当然,为了更好地利用iPhone这个明星产品的市场价值,联通还可以打以下四张牌:9
7
3
1
2
4
8
: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