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时代》杂志:Wave绝不是电邮杀手

2009-10-20腾讯科技佚名
《时代》杂志:Wave绝不是电邮杀手

  作为一个由一群工程师创立并且管理的公司,Google对人性了如指掌。

  这些人把他们最新的产品也弄成了像Gmail那样的邀请使用。你还不能随便用Google Wave:你得被别人选中作为一个用户才可以。当我得到Wave邀请函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感激之情了。我会不由自主的相信:和普通的网页版通讯程序相比,用Wave是挺体面的一件事。

  我觉得自己确实应该有感激之情,因为Wave不仅很酷,还免费。它的主要缺点是几乎无法去解释。Google的发言人表示,如果电子邮件是今天而不是40年前发明的话,那么Wave应该就是电子邮件的样子。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电子邮件成为主流的时候,网络环境和现在非常不一样。带宽是一种稀缺资源。那就是为什么电子邮件是以纸质邮件系统的形式来创造的:电邮发送的是很小的电子文本。

  但现在带宽已经不是问题,电脑运算能力也非常强大。Google的服务器地盘有真正的一个农场那么大。然而,我们依然在发送很小的电子文本。

  而Wave打破了那个范例,并且将其融入了互联、互通、后纸张时代世界的特点。Waves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活跃而且可扩展的。你发送一个wave出去,你就创造了一个由你和接受者共享的虚拟物体。你可以在其中打字,每个在这个wave上面的人都可以——它储存在一个中央服务器中,而不是像现在的E-mail那样是由电脑到电脑的传送。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其它所有人在输入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编辑其他人输入的东西。如果用E-mail的话,简单的一项合作就可能堆积起让人恐惧的缩写啊,v字符号啊什么的。Wave可以让一切井然有序。

  它还不仅仅只包括文本方面的内容。你可以把图片加入到一个Wave里面,还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电影,游戏,调查,地图等。你可以把wave发表到博客上,可以把它植入到一个网站里面,同时它还保持其可编辑性、合作性。而这一切还是试用版。正如现在我们创造的所有东西那样,wave也是一个平台。Google鼓励开发者们写一些让wave应用更为广泛的程序。(正式版可能要到2010年上半年发布——但是不要忘记,Gmail在试用版上面停留了5年。)

  简而言之,Wave是一个功能非常丰富的协作、交流工具,它既可以满足企业用户对功能的需求,对个人而言又足够简单上手。它也给几乎所有的软件公司敲了一个警钟。让人惊奇的是,Google可以把那么多人的应用程序集合到一个产品中去。它像AIM以及Twitter那样可以即时通讯(通过导入和导出Tweets它还可以和Twitter交谈)。它像Facebook那样可以与他人交往并且分享媒体资源。谁如果想要制作一个邮件客户端或者是协作软件都要注意Wave。这是Google最好的产品:放弃一个其对手可以用于盈利的产品,这同时可以擦亮自己的社会形象,同时还可以把你的对手的生存意志消灭掉。

  但Wave事实上并不是一个电邮杀手。它实际上更像一个疯狂的即时通信客户端程序。电子邮件不是即时通讯产品;你可以等一个小时或者一周再去回复他。但由于Wave是实时运行的,它像一个即时通信软件或者电话——就此而言,甚至是一个哭泣的小孩——那样需要即刻的注意。当Wave激活的时候,我们很难再去注意别的事情。这不是一个缺陷,但它却是限制了其有用性。立即得到更多的信息并不永远会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这是Google自2005年发布GoogleMaps以来普遍应用的主流产品最好的一次表现。Google正处在一个有趣的阶段。要多少钱有多少钱,可以雇佣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而给这些人得研发盛宴所进行的管制明显是最小的。结果,他们所捣鼓出来的受众甚小的产品、不算好的案例也在急剧增加:Orkut,Picasa,Knol,Docs,SketchUp,OpenSocial,Chrome以及Android。并不是说Google的产品没有创新性。它们只是不够友好9 7 3 1 2 4 8 :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