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网络药店徘徊在十字路口:600%暴利山寨药溯源

2009-8-11电脑报李好宇

法网站以常用药经营为主,这样的行业数据从侧面反映出黑药店的猖獗。

  黑药店的“蓬勃发展”,源于行业暴利及监管乏力。

  为何难以治本,其中包含深层原因——国家职能机构分权,难以统筹调配。在对网络售药行业的管理上,药监局对药品交易的主体、商品以及流程进行监管,工商局在接到消费者投诉时会进行相应的执法,工信部主要是对举报非法信息的处理。“消费者发现一家非法网站,先要向工商局举报,工商部门介入调查;然后是药监局审核、公示;想封掉这个网站的话就要通过工信部、运营商。药监局一家只能公示,对于网站又没有执法权”,一位从业者如此表示。

  另外,网络渠道的特殊属性也决定了医药电子商务短期间内难以发展壮大。“对医药行业来说,网络只是渠道拓展的一种手段,更多地是作为补充形式存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市场部主任张虎军认为,网络渠道特质决定了其难成主流,取代实体药店更是天方夜谭。“网络渠道仅适合经营OTC(Over The Counter,泛指非处方药)及一些食品字号的保健品,处方药、多数中药并不适合。经营品种限制决定了网络药店只能作为附属渠道”。

  张虎军介绍道,中药、处方药用药量、用药方法因人而异,不能概而论之,需遵医师指导服用。“这些药可不是看懂说明书就行的,不然要医生干吗?”处方药的特殊性同样是药监部门禁止网络销售的原因——网络购药往往是个体行为,并无医师指导,随意服用处方药、部分中药易引发不良反应。

  医药B2C行业的市场表现验证了网络渠道附属论的正确性。上海药房网位列医药B2C行业前三,年营业额约1000万元,却也只相当于“一家中等店面的销量”。对于拥有几十家门店、年营业额数亿的上海药房来说,实在不足以称道。“现阶段电子商务只能算是副业,同行们都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

  网络药店探索惠民之路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认为,医改稳步推进的首要目标便是改变买药贵、买药难的现状,这必然要求压缩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和渠道成本,借力网络成为可行之法。

  “作为药品质检主管单位,我们在药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管理一直不遗余力,无论是实体药店还是网络渠道,这点都不会改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副局长边振甲对记者表示,在网络购药的监管、公示方面,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正在试行。“比如今年定期发布2009年互联网购药安全警示公告,分两批曝光了33家黑药店,这些都是监督公示的成果。今后整治力度将逐渐加大,最多两年就会有明显成果”。

  除了相关部门和组织的管理疏导,网络药店也在以各种方式自救。

  “现在行业最缺的是什么?一个字——量。量上不去,就没效益,也没前景”,金象网总经理牛征认为,只有规模化,才能实现网络药店的质变。“多大的量才合适?一家网站年营业额1亿元吧,相当于目前营业额放量10倍,不过短期间内很难实现”。

  上海药房网找到了一条放量突破的捷径——联合各家药店,整合优势资源,建立第三方网上药房。“818药房网正是这个理念的雏形,我们称之为网络药店2.0。”

  “目前正在进行一项积极尝试,就是这个818药房网”,徐锋华认为,一旦这个试验成功了,将对整个B2C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实体药店,多数人会问有感冒药吗?在网络药店,一般人会问,有白加黑、维C银翘片吗?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患者指定药品可能不在药店经营范围,那就可能造成订单流失”,徐锋华介绍道,网络购药外地患者较多,他们问的药品很多是外地的,订单流失可能性较大。而2.0的联合模式一旦成功,品种不全、配送速度慢等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包括在重庆拥有2200家门店的和平药房、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药店等20余家药店已9 7 3 1 2 3 4 8 :

本文来源:电脑报 作者:李好宇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