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亚洲第一超级计算机在上海投入运行

2009-6-15解放日报佚名
        今天,造价2亿元、每秒峰值运算速度超过2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魔方”,开始在上海高速运转。

  这台运算速度世界第十、亚洲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软硬件安装、上电调试,终于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投入运行,迎来第一批高性能计算业务。

  由此,中国正式迈入了每秒运算速度超百万亿次的计算机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亚洲“运算最快”的计算机长什么样?

  日前,记者来到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在中心三期工程的主机房内,见到的“魔方”,外表就像几十个黑色电话亭排列在一起。每个“电话亭”其实就是一个机柜。其中42个运算节点机柜,每个都集成了200颗四核CPU,每个都相当于800台普通家用电脑的运算能力。还有15个存储机柜,使全机总存储容量达到 500TB(千万亿字节),相当于整整50万个1G的U盘。此外,还有10个网络机柜用于机柜通信。连通这数十个大机柜需要的网线长约30公里,差不多可以从市中心人民广场铺到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副主任袁俊介绍,超级计算机的设计原理并不复杂,就是让数千台乃至上万台计算机协作,变成一台超级计算机,术语叫并行计算。“魔方”采用的是刀片机群体系架构,每个刀片就是一个服务器,能协同工作。“魔方”运行起来的峰值速度,每秒超过200万亿次。

  在“魔方”机房的隔壁就是它的前任:每秒运算10万亿次的“曙光4000A”机群。如今“魔方”的2个机柜就抵得上前一代机组的全部“脑力”,当然运算成本也更高———尽管采用了低功耗的处理器和内存、先进的水冷散热系统,但仅调试期间,“魔方”的每日电费就高达3万元。

  “魔方”所采用的“曙光5000A”机型去年取得了“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的第十名,2004年时“曙光4000A”获得过相同的世界排名,但现在 “曙光4000A”已掉出排行榜。同在上海超算中心,于2000年引进的第一台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3800多亿次的“神威I号”已光荣退役,安身在计算机科技馆内。短短几年,全球超级计算机的整体速度提升了至少20倍。著名的“摩尔定律”指出,计算机微处理器芯片的性能每18个月会翻倍。以高级笔记本电脑为例,运算速度已在这3年间增长近10倍。但“超算500强”比这个定律更快,500个超算系统的性能总和大约每14个月就翻一番。

  “魔方”的成功启动令世人对“中国速度”另眼相看,因为它是目前世界前十台最强大超算中唯一的“非美籍”,也使我国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研制出实测峰值“超百万亿次”超算的国家。

  谁将是“魔方”的客户?

  袁俊介绍,理论、试验和计算是现在科技创新的三大支柱,而超级计算机则是高端计算能力的支撑,既可以对物理现象仿真和模拟,对复杂数据分析,也可以用于产品设计中复杂的设计计算。在2000年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初创之时,“神威I号”还只是上海市气象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少量高端用户的秘密武器。而到2004年引进的“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则把应用推广到更大范围:我国自行研制的支线飞机ARJ21—700完美首飞,背后有着超级计算机5 年的保驾护航;上海汽车、奇瑞汽车研发的自主品牌车型也依靠着超级计算机的助力加油。用超级计算机来模拟“撞车”,不仅节约了成本,更缩短了研发周期。这几乎成了全世界汽车巨头无一例外采用的法宝。近几年,中国的汽车厂商也逐渐尝到了这“虚拟撞车”的甜头……

  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曙光4000A”平均利用率达到了88.5%。通常,80%的利用率已接近极限,即使这样还有许多单位排队等候上机。而有了“魔方”,上海超算的“脑力”增长了20倍。“曙光4000A”正在支撑的300多个用户,将大部分移师“魔方”,包括气象预报、生物药物、生命科学、汽车、核电、钢铁、新9 7 3 1 2 3 4 8 :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