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要切换网络的场景下,SIM卡会根据软件的指令虚拟的完成拔卡、换卡和插卡的操作。整个过程因此会经历大约8秒左右的断网,在信号不好或者高速移动的场景下,耗时可能会更长。频繁的网络切换就会导致断断续续的网络体验,并且增加耗电量。另一方面,由于切换网络会导致断网,所以它并不会主动根据信号强度切换,而是在信号极其微弱或者断开的情况下才会开始搜寻其他网络。这就导致会出现明明有T-Mobile的4G 覆盖,而用户却还在用Sprint 3G 网的情况。这一现象在山区尤其明显,当时U.S. Cellular还没有加入Project Fi,山区的覆盖除了有 T-Mobile和Sprint,还有他们租用的国内漫游伙伴。
所谓国内漫游,通常是指在自家基站没有覆盖到的区域使用其他运营商的基站提供服务,通常每个月会有一定的流量限制。在山区等信号不佳的区域内,Project Fi 会选择使用Sprint的卡来漫游,通常会漫游至Verizon和一些当地运营商的CDMA 网络,因为在这些地区CDMA 网络的覆盖更广。
在没有断线的情况下,它不会主动切换至另一张信号更好子卡。Project Fi虽然没有国内漫游的流量限制,但是国内漫游意味着较低的网络优先权,有时会遭遇限速(T-Mobile卡漫游至AT&T的时候会有严重的限速发生),并且一般无法使用漫游商的4G 网络。有个别几个漫游运营商甚至不提供数据漫游,仅提供语音和短信服务。下面是几个笔者记录到的漫游运营商:
Verizon,注意Fi自动连接到了一个开放WiFi热点,并开启了谷歌提供的VPN 服务保障隐私。
AT&T,严重限速。
Union Telco / APC Sprint,只有EDGE 且没有数据连接。
还有几个只在山区见过的运营商,笔者先前都没有听说过
国际漫游方面,这次笔者回国的时候有幸在中国大陆体验了一番。
国际漫游的政策,7 月12 日是一个分界线。在此之前国际漫游就算连接LTE 网络,也会被限制到256Kbps。现在,谷歌将这一限制取消了,速度能跑多少将由网络状况决定。遗憾的是,美版Nexus设备在大陆的漫游体验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的,好的时候非常好,而差的时候跟断线一样。
大陆的漫游服务由中国移动承载,其运营的网络是GSM/EDGE, TD-SCDMA和B39 B40 B41 TDD-LTE。其中和美版Nexus 6P相兼容的仅有GSM/EDGE和B41 LTE。而B41的信号一般只有在城市的户外可以见到,一旦进入建筑物内部或者稍偏僻的区域,就通常只有EDGE 网络可用了。再加上国际漫游的网络延迟,体验非常糟糕,打开谷歌的主页会需要5-10 秒时间,有些情况下干脆完全丢包。
这一现象在其他国家漫游时也可能遭遇,只有下一代Nexus设备真正实现全球全网通的时候这一现象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以下是在EDGE 和LTE 信号下漫游的测试结果:
信号指示器上的感叹号是由于笔者自行修改Captive Portal服务器地址导致的,不影响速度测试。340ms的延迟是所有的网络流量需要发回原运营商方便计费——“绕路”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像在美国一样无障碍使用一些境外服务,因为手机的出口IP 地址还是美国的。
结语
不过纵使这个实验性的服务有着诸多的不完善之处,它还是让人看到了曙光,在互联网的新鲜力量注入传统的通信行业后,消费者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也给传统的运营商带来了压力。
Project Fi的诸多不完善之处也正在慢慢改进。得益于可空中升级的SIM 卡和软件,用户不需要换卡就可以获得诸如增加新的运营商和解除国际漫游限速的升级。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而且不使用Ne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