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部门请媒体配合,每月曝光一次违规网吧。最近几天,省城海口的媒体又将矛头对准了网吧。5月26日,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将首批曝光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或未制止上网消费者浏览黄色网站等41家交给媒体曝光。紧接着,媒体对曝光网吧又进行强势的追踪暗访,当场揪出了多个未成年人上网的丑态。
南海网今天又报道了一条消息:29日晚,海南省文化市场稽查总队在位于海口龙华路的梦缘岛网吧检查时。一些上网的孩子见到执法人员到来后,纷纷跑到边上的包厢里想躲避检查,结果还是被执法人员查获。其中一名孩子见到执法人员检查和记者采访,吓得哭了起来。
这种不将违规网吧抓个现行,让主管部门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了执法部门和媒体记者的敬业精神。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成年人上个网是多么的不容易:不仅要跟做贼一般躲躲藏藏,被查获时甚至还被吓得哭起来。如果躲闪不及时,尊容还要登到报纸上。
在这里,笔者想斗胆替网吧业主,替未成年人说句公道话:某些网吧业主其实是无辜的,而广大的未成年人更是无辜的。既然宪法赋予了未成年人学习知识,使用网络的权利,那凭什么就只许成年人进网吧,未成年人就禁止入内呢?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一直饱受诟病。
笔者首先要特别声明的是,本人并非网吧经营者,也坚决赞同未成年人应该远离网络色情和暴力。不知从几何时,未成年人到网吧上网犹如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从最近的媒体报道中可以发现,最近因迷恋网络游戏而离家出走,或者变卖家中财产,筹钱上网的不良现象是层出不穷。海口梁女士儿子小飞为了上网玩游戏,不令把家里电脑卖了,甚至连电脑桌、电饭煲、电风扇、电磁炉等都没有放过。不少有此困扰的家长拨打报社热线,希望能建立相关的学校,让孩子在其中长期学习。(5月28日 《南国都市报》)
表面上看,是网络迷惑了未成年人的心智,无良网吧又提供了未成年人放纵的场所。社会上逐渐又散布起网络有害,网吧有害的论调来。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不能因为其具有有害未成年人成长的一面,就完全否定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学习、研究的价值性。
而事实上,互联网在21世纪是最普遍的工具之一。青少年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有益信息,帮助身心成长;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儿童的权利,任何人包括儿童的父母都不得剥夺;接触网上不良信息,也并非是网吧所特有的专利。未成年人需要上网获取知识,更需要一个安全文明、纯净的网络天空。
更有学者提出,解决未成年人上网的负面问题,必须靠成年人的教育疏导,切不可用堵的方法。无可讳言,是有不少未成年人因为沉溺于网络荒废了学业,但这与游戏本身无关,与游戏的载体(比如计算机和网吧)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我们的法规和舆论导向却本末倒置,完全搞错了方向,这岂非咄咄怪事?
笔者认为,作为舆论导向的新闻媒体,不能跟风而上,为非法剥夺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摇旗呐喊,为曝光未成年人的“丑态”乐此不疲。相反,应该多呼吁大家共同来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这样的行为,可能才是真正关心未成年人,为他们负责,切实保护这一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