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报道,题目大概的意思是货币保卫战打响,亚洲多国外汇储备告急,这可能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前兆。
这篇文章里有提到,除了阿根廷,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悄然“吃紧”,今年印度和泰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分别减少了约810亿美元和320亿美元,韩国外汇储备减少了270亿美元,印尼减少了130亿美元,马来西亚减少了90亿美元。
大家应该知道今年正式进入了美联储加息周期,由于美国通胀居高不下,6月份以来美联储加息步伐愈发激进,而欧盟和日本央行加息略滞后,这就导致美元大幅走强,日元、欧元、人民币等非美货币都是大幅贬值,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日元汇率创下1998年的新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今年也贬值了10%,上周美元兑人民币正式破7。
汇率贬值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有两大危害:第一,在今年能源危机、高通胀的背景下,如果本国货币贬值,那同样的货币买的东西会更少,将加大输入性通胀;第二,本国货币持续贬值,外资对本国资产的信心就会减弱,从而导致外资持续流出,加大金融市场压力。
新兴市场国家为了稳定本国汇率,就会动用美元外汇储备在市场上买入本国货币,这样一来市场上本国货币需求增加、美元供给增加,能够缓解本币贬值压力。
但问题是,外汇储备是有限的,今年多数国家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就连德国都出现了逆差,如果美元持续升值,那外汇储备总会有告急的一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以国际资本做空泰铢开始的,随后扩散到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多年经济发展结果被掠夺一空,出现危机的国家多数面临着高外债、长期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不足的困境。
所以,在本轮美联储激进式加息的背景下,看到相关报道我们也是心头一紧,谁都不希望跌了这么多的A股再来一轮大跌。
我们查了一下数据,文章里面提到的各个国家外汇储备减少规模大致是准确的,但“告急”却不准确。这些媒体选择性地忽略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准备总量,只提到了今年减少的外汇准备规模。
以中国香港地区为例,截止到7月份,今年香港地区的外汇储备规模减少了约550亿美元,但还剩4418亿美元。
再来看韩国,今年年初外汇储备是4383亿美元,截止到7月份是4150亿美元,减少了233亿。之前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角泰国,年初外汇储备是2248亿美元,截止到9月19日是1937亿美元,减少了311亿美元。
这样来看,哪怕再耗两年,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都还能撑得住。这主要是大家都吃过亚洲金融危机的亏,众多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一直都在积累大量外汇储备,可以看上面的图,当前的外汇储备和1997年不可同日而语,国际资本想做空也要掂量掂量资金。
相比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我们更担心欧洲国家,根据国泰君安研究,疫情+俄乌冲击导致当前欧洲经济衰退和债务压力较大。从市场价格来看,进入2022年欧元区边缘国CDS价格和国债利率上升,德意利差也运行至历史高位。因此需要站在当前时点对欧洲再次发生大规模的债务危机的可能进行判断。
债务危机可能在新的欧元区边缘国家中出现。欧元区的部分小国在能源冲击下,主权债务压力较大,例如芬兰、荷兰、奥地利、比利时等国。而欧债危机1.0中出名的意大利、希腊等国家,虽然政府债务水平较高,但这些国家已积累了相应的财政治理经验,主权债务压力指数相较于欧债危机时期有了很大的改善。欧元区核心国家则自身难保,相较于之前债务压力有较大的提升。如果发生危机,核心国家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救助意愿和能力将出现极大程度的下降。当德法等核心国家的债务陷入难题时,欧洲的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将达到新一轮的演绎巅峰。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需独立思考
本文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