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携号转网再度被唤醒。
近日,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工信部已批准在湖北、江西、云南三省开展携号转网工作。2014年4月1日起,这三个省份的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全面实施。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2013年将适时扩大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的试验范围,如今,携号转网试点有望迎来突破。
携号转网政策在刚推出之时,曾被外界认为有利于平衡三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是让消费者、电信行业和国家受益的良药,但在天津和海南的试点过程中,由于运营商门槛、转网程序繁杂等原因,试点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此次,携号转网再度被推进,仍然面临着风险。
携号转网的尴尬
携号转网的试验范围被进一步扩大。8月2日,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袁瑞青公开表示,工信部已批准湖北、江西、云南三省启动携号转网工作。据了解,2014年4月1日起,这三个省份的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全面实施,这似乎预示着这三个省份内的用户将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
所谓携号转网,即移机不改号,也就是用户在不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的前提下,能够转成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持有139号码的手机用户,转入中国电信网,享受中国电信提供的电信运营服务。有分析认为,携号转网既保护了用户的选择权,又能更进一步促进运营商的服务质量。
早在2010年11月,工信部率先在天津和海南两地试点手机携号转网,按照工信部当时的说法,试点期限为半年,之后视情况向全国推广。事实上,经过两年有余,试点地区仍只有这两地,且试点结果不容乐观。据此前电信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在两地超过1800万手机用户中,两年来提出转网申请的用户不到1%,试点地区仅有约7万用户成功办理,申请后携转成功率仅为36.7%。
在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看来,携号转网的成功率之所以如此低,主要在于运营商之间相互设置障碍,用户选择任何一家运营商都存在利弊、没有充分的理由去申请携号转网,再加上转网的程序繁杂、门槛重重等。“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两台手机、两个号,现在很多用户都这么做。”项立刚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如今,曾一度销声匿迹的携号转网再度被重启,显然是政府作为主导在推动,毕竟这对打破行业垄断有着积极作用。有消息称,武汉的携号转网将与天津一样,是双向转网。如果消息属实,那么该地三大运营商用户就可不变号码互相转网,但是否沿用天津转网的“六条规定”目前还不清楚。
易观国际分析师于斌认为,在携号转网试点过程中,运营商的不配合是最大的绊脚石,因为各方都不想自己的用户流失到竞争对手阵营,在各方利益得不到均衡的情况下,运营商在处理携号转网用户问题的时候就比较消极。
运营商的博弈
作为电信业有效竞争标准之一,携号转网目前已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落地。以美国为例,在2003年开始大规模普及携号转网,各大手机运营商为了吸引用户,纷纷推出了各种促销套餐,新用户不但可以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合约机,还可以享受各家公司提供的话费返还等优惠。相比之下,中国的携号转网则进展缓慢,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博弈更是愈发激烈。
一直以来,外界普遍认为携号转网会给相对弱势的运营商带来机会,会有利于电信和联通。“电信以稳定的网络、多重的优惠活动和合理的资费赢得了3G市场,甚至移动在3G中也流失给电信不少用户。而联通的机会则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和语音市场,从微信联通沃卡就可以看出联通的趋势。”于斌说。
不过,4G牌照即将下发,携号转网会对在3G阶段形成一定核心竞争力优势的电信和联通构成明显的转网压力。业内分析,中国移动除了在网络速度方面有劣势以外,在网络覆盖率、用户数量、资金储备等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进入4G时代后则会强者恒强。
尽管如此,在当时天津和海南的试点中,中国移动为了留住自身用户,还是巧妙利用授理规则的漏洞提前布局设防,如非实名移动用户、用户有在网协议且时间未满等。据悉,一方面,用户只要有一项不满足规则就无法办理转网;另一方面,移动通过预存话费送手机、送话费等优惠政策来绑定用户。
“之前联通也推出过一些优惠促销方案来吸引用户转入,但是携号转网的政策一直是工信部在推动,后来不了了之我们也解释不了。至于近期工信部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湖北、江西、云南三省,这边还没有得到进一步消息。”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综合部新闻处处长温宝求表示。
眼下,试点地区实施携号转网后,用户即使转换运营商或更换业务也不必再次占用其他号码,可以缓解号码资源短缺问题。不过,随着微信等OTT业务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通信的替代性增强,用户对号码依赖又明显减弱,业内认为携号转网象征意义大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