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都将目光集中在即将晋升为苹果首席设计官 (CDO)的乔纳森·艾弗身上的时候,极少人注意到两位同时得到提拔的人:Richard Howarth和Alan Dye。他们分别被任命为苹果工业设计副总裁和苹果用户界面副总裁。
也就是说,以后包括iPhone、iPad和Mac在内的苹果产品的硬件外观以及软件界面的具体设计工作,将由这两个人来完成。
所以你还不来了解一下?
Richard Howarth
库克在宣布乔纳森升职的员工信中有提到,Richard Howarth已经在苹果的设计团队里工作了20多年——掐指一算,没比乔纳森慢多少,也是经历过当时苹果最黑暗时期的人。
他和乔纳森一样是英国人,两人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乔纳森在接受Ian Parker的采访时提到过Richard Howarth,说他讲话富有英国人的柔和。
Richard Howarth曾在英国雷文斯本设计与传媒学院(Ravensbourne)学习,英国摇滚巨星David Bowie、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制作人Simon Egan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火炬设计者Jay Osgerby都出自这所学校。
英国皇家文艺学会(Royal Society of Arts,简称RSA)曾经透露,Richard Howarth曾在1993至1994学年赢得获得了一笔价值4250英镑的RSA学生设计奖。
这个奖项跟苹果非常有缘分,因为乔纳森本人也曾连续两年获得这个奖项。在获奖后,乔纳森利用这笔钱资金飞去美国加州,并因此与苹果结缘。也就有了后来乔纳森在苹果的故事。而正是乔纳森对于苹果的热情,最终吸引了Richard Howarth从IDEO辞职加入苹果。
而来自Digital Spy的报道称,Richard Howarth在获奖后利用这笔奖金去了趟日本,并在索尼实习,对他职业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去年的学生设计奖 90周年庆典上,Richard Howarth说道:“我没法想象如果没赢得这笔奖金,我人生的方向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也因此他决定每年向RSA捐献4250英镑,同样用于奖励学习设计的学生。这个奖项从2014年开始颁发,RSA也将该奖命名为“Richard Howarth奖”。
在每日电讯报的 Stephen Fry的访谈中,乔纳森提到,Richard Howarth完整地参与了第一代iPhone从原型机到最终发布整个过程。事实上,除了iPhone之外,这位老资历的苹果设计师也参与了每一代的Mac和其它苹果产品的设计并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Alan Dye
上图中左边那位就是Alan Dye,他加入苹果已经有九年时间。虽然没有Richard Howarth那么久,但是往前一推算就会发现他完整地经历了苹果从2007年发布iPhone开始至今的辉煌时期。
乔纳森在每日电讯报的那篇访谈中形容Alan Dye是一个高大的、脾气很好的美国人。他注重细节,每天都将头发整齐地梳到左边。
在 Alan Dye的LinkedIn页面我们可以了解到,Alan Dye于1997年在位于美国纽约州的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毕业,曾先后担任朗涛品牌咨询公司高级设计师、奥美集团和Kate Spade的设计总监。
Alan Dye于1996年加入苹果,先是在市场传播团队工作,也帮苹果设计过产品包装盒,后来成为苹果人机界面组的负责人。
根据 Daring Fireball 博主John Gruber的介绍,Alan Dye在iOS 7、OS X Yosemite和Apple Watch的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lan Dye回忆起iOS 7的界面设计的时候也透露,由于工作量巨大,当时整个小组直接住进了设计工作室里,他们需要重新构想每一个交互、每一个小动画和每一个功能。
而 Wired 对此则有更详细的描述,Alan Dye在人机界面组负责用户和设备之间的互动——包括用户如何告诉设备要做些什么,而设备又应该如何做出反应。
举个例子,你如果想要在iPhone主界面上移动一个图标,你会长按图标,它会抖动以告诉你可以移动图标。而设计这套交互方式,就是人机界面组的工作。
乔纳森的角色是什么?iOS 7对于苹果来说是个转折点,它不仅仅是苹果设计风格的转变,更宣告了乔纳森已经完全主宰了苹果的设计。
乔纳森的这项升迁,被许多人看作是明升暗降。升职后乔纳森的确会减少对具体设计工作的干涉,但是通过了解接替他的Richard Howarth和Alan Dye我们就能发现,之前许多的设计工作都是他们承担的,苹果的设计风格不会因此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乔纳森很有可能仍然会决定苹果的设计走向。
正如 John Gruber 所说:
乔纳森可能会从此更多地出去走走,可能会回到英国生活,但是我并不认为他(乔纳森)会变成傀儡或者仅仅挂个虚职,我觉得他是很认真地在对待CDO这个职位。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