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美国科学家对猫的眼睛进行研究后发现,猫眼虹膜不需要经过大脑神经就可以看清黑暗环境中的物体,这是因为猫眼虹膜中的一种光敏感色素起着关键作用。
科学家称,猫眼瞳孔肌的运动不需要通过大脑神经信号来控制,而是由虹膜中的一种光敏感色素控制。
之前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靠眼睛和大脑之间的信号来调整瞳孔的大小和控制到达视网膜的光量,但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基础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教授King-Wai Yau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包括猫、狗和仓鼠在内的动物的眼球在夜间或黄昏和黎明特别活跃,因为它们的眼睛虹膜中有黑视素--虹膜肌中一种对光特别敏感的色素。如果小鼠缺乏这种色素基因,对光就没有这么敏感。
这种色素对鸟类、鱼类和两栖动物也发挥类似的作用。牛津大学的斯图尔特·皮尔逊(Stuart Peirson)认为黑视素可能对哺乳动物的眼睛起瞳孔收缩的作用,可以帮助它们避免因突然暴露在光线下而造成的眼花。
此项研究结果还可以对眼盲病人提供新疗法。一些眼盲病人是因为缺乏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杆和视锥细胞(cone cells)。皮尔逊说,有可能使用黑视素使视网膜对光产生敏感反应,从而达到治愈眼盲的效果。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