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系统 >> 系统动态 >> 正文

裁员、欠薪、转型,VR行业转机在哪里?

2016-11-13不详佚名
创意;在C端,增加了观后打赏、下载收费等功能,并在鹿晗的VR演唱会进行了使用。暴风魔镜发布的公告中也表示,“ 积极布局VR生态,拆分汽车、旅游、房产、UGC等业务板块,拟成立独立的生态公司”,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为了To B业务做准备。

其实,自从3月开始,二级市场对于VR的热情就在下降,只是很少有人察觉。当时,36氪曾统计过2015年11月到2016年4月8日期间,涉足VR的A股公司的市值变化,结果发现目前这些公司的平均股价增幅为2.7%,高于大盘-10.2%,但带来收益的企业和亏损的企业正好各占一半,其中投资硬件的A股公司股价跌幅8.0%。上市公司的投资布局基本完成,市值维护作用弱化,对VR初创公司的投资热情自然降低了。进入4月,二级市场移情移动直播领域,5月之后,国内VR领域就鲜有融资。

与此同时,那些还在投资VR的中国资本则在海外积极寻找优质项目。VR影视公司Jaunt VR和 Felix & Paul Studio、VR CG动画公司 Baobab Studios、直播企业Next VR、主题公园The Void、VR游戏公司Survios、VR媒体Upload VR、VR成人内容分发平台VR Fetish等公司都已获得中国资本的投资。

华岩资本今年投资了Baobab,投资经理杨曦告诉36氪,海外的项目价格更便宜,且项目成熟度更高;华岩投资的Baobab是由《马达加斯加》系列动画电影的导演Eric Darnell和Zynga前游戏部门副总裁Maureen Fan于2015年共同创办的,首支动画作品《Invasion!》“可能是目前最受欢迎的VR影片”,并且已经成为IP,要被搬上了传统电影屏幕;而国内类似的项目,虽然团队、项目、进展都要差不少,但估值也不低。

资本移情,竞争加剧,但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短期内大规模盈利并不容易。

来自iiMedia Research的研究显示,2016上半年,71.3%的受访中国手机网民表示不愿意购买VR产品。而到目前,除了阿里巴巴的VR购物“Buy+”,似乎还很少有打动用户的VR硬件及内容。

媒体上的热闹,并未能转化成实际的硬件销售。受制于PC价格,体验更好的PC VR销量远低于业界乐观版本的预期。Oculus Rift、索尼PS VR的代工厂歌尔声学表示,“预计2016年全世界高端VR头显数量超过一百万台,歌尔市场占有率为70%。”而根据36氪近期的数据,HTC Vive的销量很可能在15万台左右。

即使Google Daydream VR以系统层的优势吸引了手机厂商,但受制于大尺寸OLED屏幕,明年移动VR设备很可能并不会大规模普及。36氪从业界得到的消息显示,一家十分重视VR业务的手机厂商,因为无法从三星处获得屏幕,已经被迫砍掉了移动VR项目,转而重新研究一体机。

来自内容开发者的运营数据也证实了国内VR市场刚刚起步。一家VR游戏CP同时在PS VR的国内外平台上线了游戏,但创始人也告知36氪,目前大量的下载来自海外,来自国内用户的下载还不多,公司现阶段也打算将一部分业务重心放在海外市场。

VR游戏CP的境遇,从发行商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作为游戏行业的重要一环,发行商迟迟不肯入局VR市场。Versus Evil和Plug In Digital等中小型发行商均表态几年之内不会进驻VR市场,而SE、华纳、Capcom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是半遮半掩,目前并未接纳任何其它开发商的作品。

影视作为VR内容中的另一个主力,盈利仍不乐观。兰亭数字COO庄继顺表示,“3年之内我不认为任何一家VR内容公司可以盈利,这个行业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发展。”拓展应用市场,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一家VR公司市场部的员工,曾对接过肯德基级别的大公司,对方均表示(VR公司)“体量太小,没有办法谈”。

行业跌宕起伏,也考验着创业公司内部管理的能力。

这波国内VR创业潮,创业者多是VR爱好者、传统数字仿真行业从业者,或是要经历从爱好者到创业者再到管理者的社会角色转变,或是要带着公司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行业发展的演进速度、资本市场的微妙变化、行业人才的流动,都会影响公司的命运,基于此的战略规划也成了这些管理者最先面临的挑战。回顾这段创业经历,不少创业者和业内人士都没有预期到资本的变化。

今年4月《资本环境这么好,有远见的VR创业者可能已经考虑融更多的钱了》的一文里,36氪也预测,大部分VR创业公司可能在半年后就会缺钱,开启新一轮融资,但届时的资本环境可能并不乐观。但有创业者当时表示不考虑融资,“刚刚融了些钱,过段时间再说”。

获得知名上市公司投资的A公司(化名),2014年时就已经进入VR行业并获得投资,现在公司正在进行清算。创始人王明(化名)在分析这段创业经历时提到的一点就是——对行业预期乐观造成资金过早烧没,是裁员最直接的原因。

米多娱乐其实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李朕告诉36氪,今年4月分时公司进行了扩张,但是5月份证监会的政策影响很大,7月份时公司对行业的预期不再乐观,开始进行战略调整。

对资本的乐观预期,盲目扩张, 带来的成本增长远超过员工的工资成本。一名北京的HR,其所在的公司已经相对成熟,有300多人,帮我们算了笔帐,他们所在的行业,员工薪资可能会低于技术公司,但实际运营中,各项成本加在一起,平均每人每年在35万元人民币左右。在VR行业最火热的上半年,薪资水平也水涨船高,一家VR公司6月份时开出的PR负责人的年薪已经达到50-100万元人民币,另加期权。

对于不少刚刚步入社会就去创业的年轻人来说,管理方面还没有积累太多经验。王明在创业之前是个独立开发者,从设计开发运营推广都是自己完成,有些功能即使个人做不出来,也很容易把控进度;创业后,虽然招到很多大牛后,有机会去实现一些更有难度的技术及产品,但却没有把握好进度,导致产品增加了很多不适时宜的功能,拖了产品上线的时间”。

资本市场忽然降温,更考验创业团队高层的管理经验。李刚(化名)近期从一家欠薪的VR创业公司离职,此前他有十年左右的时间自己开公司创业,猜测公司欠薪很可能是在调整方向时没有预留出这期间员工的薪水,致使接下来发展很被动。几年之前,他自己的公司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欠薪、裁员、转型,并不会是这个行业的主旋律。

相比于VR行业里还有大量的公司,出现欠薪、大规模裁员的仍是个例。即使在所谓的“资本寒冬”里,我们采访到的多名创业者,也基本都觉得“这个行业生机勃勃”、“对优质的创业公司来说这些都是好事”、“2018年行业就会发展起来”。

同样是在欠薪、裁员消息频发的10月,Google、微软、Facebook、索尼、Steam、小米等都推出了相关的产品,或者召开了开发者大会。这个“处于寒冬”的行业依然发生了至少22笔投融资,其中国内至少有8起,虽然不少项目估值降低了,资本回暖也是事实。

市场回归理性,制约VR行业的问题也正在被解决。比如,20ms的制约正在被攻克。一方面,屏响应时间只有2ms的AMOLED屏虽然还是三星专属,但后者目前已经对国内的Vivo、华为和小米开放了曲面屏供应。另一方面,Oculus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QQ:1175525021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